杂谈散文想法

面对活佛

2021-02-13  本文已影响0人  思索_a621

有些人的信仰很虔诚,按照规定的模式行事,一絲不荀、一成不变。这是绝对的好事,说明其对信仰的尊重和崇敬。人无信仰,没有精神支柱,缺乏动力的支撑很难负重。

有些人为了拜佛敬道,拋家舍业、拔山涉水、不远几千里,到仙山圣地去叩拜佛道圣人的雕塑圣像。真可谓是费心竭力,恭敬崇拜得异常。

有的诚实憨厚的老年人,却忠告自己的子孙:家中有健在的活佛不去恭敬,费那么大的操事去拜木雕泥塑的圣像,那不是舍近求远吗?说得特别直接实在。

对这种现象的看法,也是多数老年人的心里话。年轻人有信仰是好事,能够增强精神动力,做好应该做的事情。但是也不能不讲实际,过于痴迷、本末倒置、贻误正道。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缺乏一定的感恩心理,对父母、亲友、与自己有帮助的人,态度冷漠、不关心、不爱护、不照顾,视若无睹、不闻不问让人实在寒心。

年轻人本应该尊老爱幼,敬重老人爱护孩子,是他们应尽的职责、责无旁贷。除特殊情况以外,都必须尽到职责。沒有任何条件可讲,这是中国人的历史传统所希望的。

在个人的环境条件基本能够允许的情况下,年轻人刻服些个人的困难和私欲,还是能够做到的。有些人为什么做不到呢?就是过于自私、惧怕困难、贪图个人的轻闲安逸。

近抛弃、远朝圣的现象,不是暴露得很明显吗?这种情形的出现,证明个人是极端自私、爱虚荣、图表像、贪名利,不讲现实的卑劣形象。

健在的父母、亲友,是坐在面前的活佛,应该精心供奉、认真关爱。何必舍近求远去叩拜木雕泥塑呢?这是个迷人的误区,希望年轻人能够从迷盲中走出来,做些适用的、现实的实事。

2021年2月13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