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三位一体”,抓牢课堂教学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语文统编教材的编排体系,发挥统编教材的作用,7月4日夜晚,王芳小语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在领航人王芳校长的带领下,齐聚电脑旁,聆听一场听觉盛宴。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蔡可教授从统编教材的特点出发,结合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运用大量具体的教学案例,带我们走进统编教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系。
蔡可教授首先解释“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这个概念,所谓“三位一体”即: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他指出在这三种阅读行为中落实语文要素,这对提高学生自主阅读思维训练兴趣培养及运用能力整合能力完善,全面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重要意义。
接着蔡可教授从目前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出发,从学生、教师、课堂三个角度指出存在的十个问题,通过蔡可教授的分析得知,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量不足,阅读时间、阅读资源不够,教与学过于依赖教材,只有“半截子”语文课,语文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类的学习,疏于实践,语文与生活割裂等问题。
如何改变教学低效的现状,帮助找回教师的职业尊严与幸福感?首先要改变的我们的阅读教学行为。蔡教授提出了三点:一、区分不同的课型,要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精读与略读相互配合,来完成阅读教学。二:重视阅读方法,采用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书等多种读书方法开展阅读,方法要多样。三: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统编教材中设计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阅读链接等几个板块。采取1+x的办法,大单元备课的方式,解决课时不够的难题。蔡教授以识字课《中国人,方块字》为例,让我们明白,以单元课例为主,补充拓展相关的儿歌、歌曲、儿童故事等,合理设置学习要求,让识字教学更加有趣,多元,从而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情。
蔡教授用生动的案例启示我们:首先把握知识教学的内涵与度,基本词汇语法知识要随文学习,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修辞方法,要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知识;其次,知识和能力训练要活动化;第三,学的过程和教的过程要一体化。教的行为就是激发、引导、帮助、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达成要基于语言文字特点,潜移默化。
本次网络直播课堂,为听课老师们打开了一扇窗,为今后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