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家每天写1000字婚姻育儿

与孩子共同成长进步(四)成长型思维

2018-10-20  本文已影响34人  三木两火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给自己贴一些耳熟能详的“标签”,比如:“我从小数学就不好”“我这个人吧,记忆力特别差”“我性格比较内向”等等。这些“标签”可能是我们成长经历和生活阅历的总结,是我们自然观察所得出的结论。我们会对它们深信不疑,并觉得不可改变。有时,我们看到孩子也有这方面特点的时候,还会把他们一起拖下水:这孩子随我,这方面真不行!

这种场景随处可见并且大家都习以为常。但我想说的是,如果这种思想根深蒂固的话,你可能不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

先说前段时间看了一则新闻(其实已是旧闻,只是刚注意到):

腾讯创始人之一陈一丹设置了一个全球教育最高奖——“一丹奖”(一枚纯金奖牌及3000万港元奖金),旨在表彰全球范围内的杰出教育者。2017年12月10日首届“一丹奖”在香港颁出,两名获奖者都是女性。其中,“一丹教育研究奖”授予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由她提出的“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相信智力是可以靠后天努力而改变的,已经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教育理念。

当时我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内心是崩溃的。我第一反应就是“啊,这个也能获奖,还3000万?!”因为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这本书(英文名Mindset,直译应该是心智模式或者心智设定的意思)我是大体翻读过的,看了以后觉得这个提法其实有些被高估了,于是就束之高阁,完了还大言不惭地在豆瓣上打了三星并给了一句话评论:除了给了两个概念,别的没啥新鲜事。如此看来,我真是没有理解提出“成长型思维”这个概念的价值(当然,相对于个体,这个概念更大的意义应该是在教育领域)。

痛定思痛、重新读过之后,我又查了一些相关文章和资料,便改变了自己的认知。我现在觉得,如果孩子成长过程中,做父母的只能给他灌输一种思想或者是思维方式的话,无疑就是这个“成长型思维”。

那么,什么是“成长型思维”?

卡罗尔·德韦克其实提出了两个相互对照的概念。另一个是“固定性思维”:即相信智商生来注定,才华一成不变,通过努力可以达到自身的水平,但是无法超越。有这种心态的人相信自己出生时就已定型,能力只能被发现,不能被培养或者开发。

相反的,“成长型思维”就是相信智力可以提高,只要通过努力,就可以不断地学习和成长;相信自己的能力主要是努力的结果,相信自己可以通过“成长”达到一种更佳的状态。

这种“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培养被大量科学实验证明是有效的。卡罗尔·德韦克在书中给出了一系列成功的案例。比如有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接受了“成长型思维”的训练之后,全班的数学成绩一年内在当地区域由垫底迅速上升到第一名。

如此看来,只要从小给孩子种下“成长型思维”的星星火种,他就会始终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打破一切限制的桎梏,推动自己终身成长。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好的东西,我们做家长的,怎么给孩子培养呢?大家如果有时间和兴趣,可以仔细读读《终身成长》这本书,里面有很多案例和场景说不定更能引起你的共鸣。也可以看一下她在ted的演讲(搜索TED视频“请相信,你可以进步”)。我自己总结后,简单提三点参考建议(夹杂着一些自己的思考,这毕竟不是一篇读书笔记)。

一、谈努力不谈天赋

首先,我们教育孩子,尽量不要从天赋、智商方面谈问题。

就像文章开头我们对自己“学不好数学”的定性一样,在思想上人为设定了一个难以逾越的框架。遇到困难,只会告诉自己天生就这样,怨天尤人后便失去了努力的动力。然后。。。也就那样了。

人们总是很习惯给别人“贴标签”,尤其对我们自己的孩子。如果“标签”是有形的话,我觉得每个孩子脑门上可能都会被父母贴满了诸如“听话”“调皮”“聪明”“不爱学习”的字眼(有的可能脑门不够大,会贴满全身)。孩子听得多了就会潜移默化认为自己就是那样,继而变成“僵化的木偶”,这将限制他们的成长。不管我们觉得自己的孩子是聪明还是一般(我相信大多数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聪明的,正如我相信大多数孩子本身就是聪明的),千万不要给他们“贴标签”(后面就会讲到,即使是正面标签也尽量不要贴)。

其次,我们在表扬孩子做事的时候,要夸他努力,而不是夸他聪明。

科学家给一些孩子做智商测试,告诉一部分孩子他们很聪明,告诉另一些孩子他们很努力。然后,再给他们一些任务,有的很难,有的简单。结果那些被称赞有天赋的孩子,都选择了简单的任务,因为他们最有把握可以做好,怕困难的任务万一没做好,别人就不会说自己聪明了。而被称赞努力的孩子,几乎都选择了看起来比较困难、但能学到东西的任务。总之,好的称赞方式,会特别重视过程,让孩子能坦然接受挫折,愿意不断进行自我挑战,培养他们的成长性思维。

所以,不要用类似“你太棒了”“你真聪明”来表扬他,这样做并不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学得更好,反而会使孩子认为自己被重视、被表扬仅仅是因为智商。最终的结果是,他们会拒绝接受挑战和承担风险,担心搞砸了,自己看起来“不聪明”“很蠢”,长此以往,慢慢失去了对学习的积极性。

二、重过程不重结果

了解到第一点之后,我就有点细思极恐的感觉。我们真的不知道自己不经意间说出的话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影响。我一直是一个很喜欢夸奖孩子的人,什么“你真棒”“这孩子太聪明了”“你智商很高的”这些话简直在我嘴里翻来覆去。我估计孩子听得都麻木了。现在想来,本以为给孩子一些夸奖会让他变得更好,殊不知有时夸不到点子上却会适得其反。

于是,这段时间,看着自己的孩子,带着由衷的喜爱,我就一直琢磨究竟该怎样去夸夸他。(脑海中浮现出儿童洗脑歌:爱我你就夸夸我,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抱抱我。。。)

《终身成长》告诉我们,对孩子的表扬一定要具体明确,要表扬过程而不是结果,比如他的努力、专注、坚持、创意、策略等等。

在这里,我体会到了一个方法,就是考虑动态和变化而不是静态和结果。比如,有次测验考试得到了好成绩,不要单纯来一句“很好很棒”就完了,而是要和他一起分析情况、摆出事实:为什么在这次考试中成绩不错,你在这个过程中做对了哪些事情,运用了哪些方法,是不是认真读题啦,做完之后检查啦,字写的工整啦,然后对这些方法做法表示肯定。要让孩子看到并意识到,持续的努力、正确的方法才能转化为良好的成绩,仅仅聪明没有用。

同样,在分析不足时也要体现变化。卡罗尔·德韦克举了一个例子:

在芝加哥有一所高中, 那儿的学生毕业前要通过一系列课程, 如果某一门课没有通过, 成绩就是「暂未通过」。 这真是个绝妙的做法, 因为,如果你某门课的成绩不及格, 你会想,我什么都不是,我什么都没有学到。 但如果你的成绩是「暂未通过」, 你会明白,学习的步伐并没有停下, 你还需逐步向前,争取未来。

这种对努力的动态过程的即时反馈是很有魔力的,我亲有体会。学期刚开始孩子在班里竞选副中队长,我和他妈妈在家里帮他演练,现场打分,最高分10分。练完之后分析问题、指出不足,再练再打分,每次都能看到直观的进步,每次反馈都会有针对性的改善,分数一路上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说“你很聪明一定行”,而是明确告诉他,“你每次尝试都有新的进步”,并且点出这种进步,他为此也知道了自己通过努力可以越变越好。

三、给期望不给冷水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做“自证预言”(也叫自我实现的预言),指的是如果我们预期某一事物将以某种方式发生,我们就会按照期望的去做,最终事情走向就真如我们所料。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一书中介绍了这个针对小学生的实验。

一位心理学家在一到六年级各选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测验结束后,他把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给了校方,并叮嘱他们要保密,免得影响实验的正确性。这个名单占了学生总数的20%。但其实校长和学生都不知道的是,名单上的学生都是随机选的。这些学生和其他学生的唯一区别就是,老师以为他们会有不同寻常的智力。奇妙的是,8个月后,情况果然有些变化。在针对这18个班学生的测验中发现,上了名单的那部分学生,成绩普遍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性格更外向,自信心、求知欲都变得更强。

老师对学生行为的期望转化成了学生的自我实现预言。想想这个过程,一旦老师认定这些孩子不同寻常,便赋予了很大的期望,给予了更多的关照、偏爱,他的眼神、语气可能都不一样,即使孩子一时表现一般,也会被认为肯定是有潜力的,只是暂时还没有发挥出来。而学生得到了老师的期望也会更加努力上进,这是一个始终正反馈的过程。你当这学生是什么水平,他就真的表现出了这种水平。

这简直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考虑到这点,我们必须从语言上、行动上给孩子以极大的信心和殷切期望。最终,孩子也会成为我们坚信他会成为的人。你以为他很好,你就会对他很好;你对他很好,他就会表现的很好;他表现的很好,你就更加对他好。你当他是什么人,他就会成为什么人。

说到这里,我们都应该好好想想应该如何去对待家人、对待朋友、对待同事、对待自己。

总之,“成长型思维模式”就是要求你要把智力看作一个成长的、可以终身培养、塑造的过程。要让孩子们相信,智商不重要、分数不重要,成功不重要、失败不重要。与此同时,努力更重要,方法更重要,选择更重要,尝试更重要。要让他们学会迎接挑战而不是感慨命运,要让他们相信通过努力明天会更好。

种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改变一种命运。我记得在哪里看过一句话,说从某种程度上,失败和成功其实是同义词,都源于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进步,失败其实只是“暂时没有成功”的意思。成功与失败都有一个真正的反义词,叫做“平庸”。我们在给孩子播种“成长型思维”的同时,自己也要培养这种思维模式,与孩子一起在人生旅途上披荆斩棘、其乐无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