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校心理科普之收获(第五天)——爱情心理学

2020-06-15  本文已影响0人  小渡李美丽

一、人类历史婚姻的演变过程

人类婚姻的形式和层次是随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水平改变。

婚姻的早期,由于人还不会使用工具,为了繁衍和生存,必须采取群居的生活,也是乱婚,孩子只知道母亲不知道父亲,当时是母系氏族。

后来人类学会了使用工具,生存的能力增强,开始可以固定几个人生活在一起,男人开始知道哪是自己的孩子,也可以照顾自己的女人和孩子,母系氏族过渡到了父系氏族。

再接下来,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人类的婚姻过渡到了配偶制。

二、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婚姻和谐程度直接影响人们幸福指数、孩子的成长、老人的幸福,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而婚姻的冲突主要是来自人与人观念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生活习惯的不同,而这些主要是双方原生家庭的文化和生活习惯的不同,所以带来了夫妻、婆媳等各种矛盾。

韦老师认为,正确的爱情观就是匹配。所以在选择上,一定要做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

还是要考虑“门当户对”,因为同一

阶层的家庭在生活方式和习惯、价值趋向、思维模式等会有更多匹配,走在一起就不容易产生家庭文化很大的冲突。

三、爱情三元素: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也就是爱情三元素激情、依恋、责任。

四、婚姻的三个层次

幸福来自需求的满足,韦老师根据自己对婚姻咨询和研究,认为人类是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婚姻的要求在变化,层次不断提高,他婚姻由低级到高级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合作型,第二层次是陪伴型,第三层次是成长型。

第一阶段是合作型,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年代,婚姻是基于人们生理本能及社会经济的需要。需要繁衍后代,需要满足生理需求,单身也被视为不正常,社会生产力落后也需要男人和女人的合作。

这种婚姻主要产生于改革开放以前。

这种婚姻也符合激情、依恋和责任的三种元素,所以比较稳定。

第二层次是陪伴型。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人们的经经济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们生理的、安全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开始追求精神和心理的满足,人们在婚姻中开始内心想要更好的感觉,想要被爱,想要幸福。

由于人们对婚姻的需求提升了,但自身没有得到成长,很多人并不具备这种能力。

第三层次是成长。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人的追求开始进入更高的阶段——追求自我实现。在组成婚姻时,你是谁不重要,关关键是我和你在一起我是谁。跟你在一起我能不能不断成长,超越自我,能不能变得更好。人们要找灵魂伴侣,要能相互成就,彼此成长。

所以现在对于高学历素质很高的年青人对婚姻是不愿意将就的,要找到匹配的人是不容易的。

并且还有很多人对婚姻的要求很高,但是自己素质不高,自我管理能力、内涵不够。

因此单身的人超多,这也是离婚率高的一个原因。

所以想要彼此灵魂的照见,首先让自己活成一道光才会遇到另一道光。

何以解忧唯有成长,只有不断学习,让自己活成有能力,有内涵,有修养,精神高贵的人,才会吸引和匹配到更好的人。

所以更多的人需要参加网校《爱情与婚姻心理专修学院》学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