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时求学是条明路,去新天地交新朋友过新生活,无证老师夏丏尊

2020-06-16  本文已影响0人  大人书

2020庚子年再乱,也比不上1900年庚子的大清国,内忧外患的大清朝,希望变法自救,废除科举制度就是变法之一,导致秀才们没了目标,夏丏尊就是这批应届生之一。

1900年,夏丏尊十六岁时,考取了秀才后,清廷宣言变法,废科举,办学校。

1901年,夏顺应潮流到上海去,进中西书院求学(即东吴大学的前身);

1902年他得朋友的劝告,改到绍兴府学堂(即浙江省立第五中学的前身)去继续学业;因为这个学堂的学费、宿费均免收,如果成绩优异,还有一些奖学金,在经济上他没有问题。可是,他在这个学校也只读了半年又辍学了,因为他要回故乡去代他父亲在私塾的教席。他便一边教学,一边仍努力自修中英文。

1905年,十九岁的夏丏尊负笈东瀛,入东京弘文学院,1907年考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当时规定,入了官立专门学校,就有官费可领。而浙江因人多不能照领,他入学后将近一年,还领不到官费,家中为他已负债不少,结果不得不中途辍学回国,谋职糊口。他的中学时代就如此结束了。那时他二十一岁。

换做现在3年的高中念了7年,还能有学习热情的,能有几人?夏丏尊虽然曾读了几个学校,却始终未曾在什么学校里得过毕业文凭,更与大学无缘了,而他后来在学术、语文、翻译多方面的成就,全靠他坚韧不拔的志向与勤劳力学的精神所至。三度转学三度辍学,也正是在这样的不知所措之际,坚持学习反而让夏越活越明白。

有书就读,扩展阅读是夏独创的学习方法。缺少系统的教学,没有固定的导师,学习成了爱好,读书成了手段,通过读书,尤其是外文资料,让夏认识了更广阔的世界,在学校结识进步的老师让他构建了崭新的生活目标,并把教育中学生作为自己的使命。夏丏尊的学习热情和终身学习的态度,实在难得。

也正是夏创造了6W的写作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夏丏尊创办的开明书店,给《中学生》《爱的教育》,从心到头都留下了宝贵财富,下图是我们能找到的当年在中学生中流传的刊物,思想启蒙需要夏老师这样的博学有爱之人。

夏丏尊(1886—1946),名铸,字勉旃,后(1912年)改字丏尊,号闷庵 。文学家、语文学家、出版家和翻译家。浙江绍兴上虞人。1886年6月15日出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