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2
2019-03-03 本文已影响0人
行进路上
对于小说中的“我”是谁?学生总会认为是作者本人。讲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社戏》,我设置一教学环节: 总结概括本文的内容。有学生概括为:“鲁迅十一二岁时到赵庄看社戏的经历。”将文中的“我”认为是鲁迅,而绝大多数学生对此竟毫无察觉。当时,我只是指出错误,给予纠正,加以强调。这虽是鲁迅源自本人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所写,有小鲁迅的影子,但这是一篇小说,“我”并非是作者本人。
翻阅陕西初中学业考试研讨会解读,汉中市洋县书院初中李晓继老师的讲座《爱生活 爱语文——2018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评析》给我很好的启发。讲座举例:中考阅读题《最美的化学反应》设置的题目:作者为什么要通过一个初中同学“我”的眼光来讲述秋明的故事?请分析这种叙事角度的好处。针对考生出现的“人称不明”“表达效果不清”问题,她提出要‘’用教材教‘’“用题型教”,要授之以渔。我突然想到,关于《社戏》的“我”,在纠正学生错误认识的同时,可以反问学生,:你怎么知道“我”即鲁迅?说出理由依据。让其深入体会第一人称的作用,并再次输入人称知识,强调运用第一人称的作用之一为:增强故事的真实性,缩短读者与作者、文本的距离。在此基础上,指出小说中的“我”并非作者,这样比单纯改正错误要强很多,面对不同的阅读试题,以便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