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兀自存在的美好
故意拖着没有写关于暑期一个人在台湾走过的路,半年多过去了,我想是过滤完全了,太多的细节已经被忘记,记忆最深刻的应该才是我自己的台湾印象。最开始想说的话,反倒是返程前的最后一站——花莲,面朝太平洋的“台湾”。
花莲,有着土著的特点,为什么说土著?花莲由于它的位置因素,位于台湾中部,背靠台湾山脉,生活的多数是当地土著,外来人比较少(当然也只是相对台北少而已)。这是和当地土著导游(具体名字我已经记不得了,不过那一天的相处是非常愉快的)聊天得知的。也许是因为土著的原因吧,花莲给了我很踏实的观感。
离开了九份,坐上了去花莲的台铁。攻略上都说,在台铁上,应该是不能错过台铁便当的。试了一试,谈不上惊艳,不过跟我们火车上的餐食多少强了一些,有大快朵颐的快活。三下五除二的解决了晚餐,看路途还还长,便小憩了一会。醒来已经是在临海的路段了,穿梭在山林与太平洋的交界线,一手山一手海。
在花莲依旧住的还是青旅,不贵,环境清新,安逸。第一次在旅行中尝试青旅的我,在这最后一站上,也多少放开了一些手脚,交到了一些朋友。青旅的两位小哥哥,是趁着国中毕业迈进大学的假期里,一边打工换宿,一边到处游走的高雄人。不知是我胆子还小,或是真的社会环境还不太一样,我羡慕他们这样的经历,却又确认我在大陆是不会这么做。还有忙里偷闲“逃出”游乐的30岁“大叔”,研究生刚毕业到处看世界的学长……大家来到这里都想找到自己的花莲。
而花莲终究是花莲,花莲的海,花莲的山,花莲的美食,花莲的人都透着远离城市,在现代文明边缘的海边小镇里,兀自存在的美好。
在七星潭边,在清水断崖前,在去赏鲸的游船上(实则只看到海豚,也足以)我遇到了我看到过最美的海,感受到原来并不理解得为什么称海的蓝是深邃的原因,也对视过深邃中活跃的精灵的眼睛。渐渐的深深恋上了那个巧合的背影,和背影上的广阔太平洋。
在太鲁阁,漫步山野,追着一只蝴蝶,追到它们曼舞泉边。过燕口峭岩,带着安全帽,和陌生人嬉笑示好。参观土著生活的旧地,尝试着设想他们的在现代社会中的纠结。最后对着红漆木的庙宇许下我的祝福。
对于景,我不想赘述太多,因为再好的文字也无法精确的表达,再写实的照片也复原不了我眼睛里看到的花莲。对于这个城市,这个画面是我的映像:站在花莲中山路中央,两边双向四车道,加上划线分割的慢行区,面朝的台湾山脉是青的,阳光不那么强烈,天的蓝是透的,最好是刚下过小雨,可以嗅到背后海的气息,耳边是海风的声音,路旁的房屋灰深色的墙壁,都不会高的,也就3层而已,一楼是各种临街小店,楼上则伸着窗台上的花枝(当然不是鱿鱼啊!台湾那称大鱿鱼叫花枝)。横在2楼半左右高度的是有些破旧的信号灯,在黑色的檐子下闪着红黄绿。浪漫的摩托总能进入视野,要么是红绿灯下带着情侣款头盔的双手抱在身前同伴腰间,要么就停在路边,两个头盔挂在车头,都好奇到底有没有锁上。车不多,车速也不快,毕竟不能打扰摩托浪漫的情致嘛。我一个人,笑着大步向前。
吃,总在赏玩之后,作为一天美好的收尾。台湾的小吃,我认为惊艳的不多,不过每一个都是踏踏实实的好味,花莲也不例外。吃了炸弹葱油饼,鹅肉先生,泡泡冰,公正包子,当地很有名的某西瓜汁(名字记不得了),肉丸汤……流口水了又!
要离开的早上,我起了个大早,骑着租的单车,5公里赶去七星潭看日出,虽然天气不是最好,有些云,但海上日出从夹缝中射出来,渐渐映满水天……回去的路上,甚至现在想起都是舒畅的。
那么,离开花莲的台铁,会开慢点吗?
(ps:旅行还是要自己去,不是说要看什么样的美景,吃什么样的美食,而是只有你在那里才能感受到一个独一无二的城市和一个独一无二的你的结合是多么美妙。)
想了很久要不要附图。还是决定加上,更直观,来拯救我贫乏的语言。
台铁上的便当和窗外 七星潭的蓝 清水断崖 深邃中的精灵 燕子口 晚上海边的集市 骑车赶日出 归途——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