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亲王请缨
晴空万里,原本就金碧辉煌的京城紫禁城在阳光辉映下更显溢彩流光。 溢彩流光的中心点无疑就是养心殿了,那里是当朝皇帝理政和寝息之地。养心殿的正南面就是隆宗门,隆宗门旁边有一排低矮的平房,十分地不显眼,甚至还有些寒酸。但是明眼人绝不会小觑了它,须知它与养心殿只隔了短短不到50米的距离,天威近在咫尺,这般设置自有深意存焉。没错!这里就是始建于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其后实际主持了大清朝政长达183年的权力中枢------军机处。 军机处的诞生直接肇始于“西征”,或者说“西征”催生出了军机处。雍正七年,朝廷大举征伐准噶尔,雍正皇帝感于军情十万火急,而六部内阁位于太和门外,距养心殿有千米之遥,其间宫禁重重,进出手续繁冗,且容易走漏了军事机密,于是断然下谕在养心殿外就近搭建起了近10间平房,再从内阁抽调过来精干力量,权且处理应急军务,后来逐渐就成了军机处。 今天军机处要议的题目,恰恰又是“西征”。 最大的那间值庐里,领班军机大臣恭亲王端着茶碗在细细啜饮。 窗外一束阳光照进屋内,照到他敞亮的前额、高挺的鼻梁上。38岁的他仪表堂堂,有人私下说他是“隆准之相”,这话让人信服。他天生贵胄,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原本还是皇位的最有利竞争者,却因种种机缘最终未能登临大宝。咸丰皇帝在世时对他提防甚紧,他也无法放开手脚干事。咸丰驾崩了之后,慈禧太后对他多方倚重,虽然也曾有过一些反复,但两人叔嫂关系总体向好。朝廷里对内的军机处和对外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慈禧都放手交由他来负起总责。 见其他四位军机大臣文祥、宝鋆、李鸿藻、沈桂芬都已到齐,在炕床上坐成了一排,恭亲王“咳”了一声,率先开了腔:“陕甘那边,自金积堡被打下来后,至今已逾半载,左宗棠的军队好像再无动作?” 屋里空气略有些滞重。靠恭亲王最近的文祥点了点头:“是啊,左宗棠有折子上来,说正在对陕甘战局作通盘筹划。” 文祥时年53岁,他早在咸丰九年就已入值军机处,迄今已经整整12年了,这屋里除了恭亲王之外,他是资格最老的老军机了。老军机自有独到的老成持重之处,这一点为一众朝臣所公认。是以军机处每次议事,通常都是恭亲王把题目抛出,而由文祥率先作答,余人再渐次跟进,群策群力之后,恭亲王综合各方所述,最终拿出一个决定性意见,就此上奏九重宫阙。 说到兵事,文祥也算内行。七年前京师“神机营”的创办,即是由他一手打理的。有关兵马粮秣的种种琐碎、层层曲折,都在他心里有些谱。余人就不一样了,对兵事隔膜得厉害,值庐东面墙上悬挂着咸丰皇帝的御笔题匾“喜报红旌”,这几个字他们是认识,但若有人问上一句------究竟如何才能赢得“喜报”?他们就只能王顾左右而言他了。 文祥正准备继续发言,忽听得门外一阵喧哗声起,于是止住了话头,屋里各人皆扭脖透过窗户往外望去。 军机处外头甬道上,醇亲王急匆匆走过来,一边走一边返身对身后随从愤愤说道:“我倒要看看,它军机处到底还管不管事了!” 醇亲王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因在辛酉政变中他与恭亲王戮力同心扳倒了肃顺等顾命八大臣,将慈禧送上了权力巅峰,是以这些年慈禧对他时有褒奖,更多优容。亲王今年刚过而立,正当血气方刚的年纪,平时就屡屡视天下事无不可为,这天早上,他读《孟子》读到周文王、武王“一怒安天下”这一段,击节赞叹过后,忽然心里起了躁动,无暇细想就直奔军机处来了。 到了值庐门口,他扯开嗓子喊道:“老六!老六!” 这两声传进屋内,众人相顾莞尔。宝鋆笑道:“哈哈,哪吒驾到。” 话音未落,醇亲王已经掀开帘子冲了进来。 众人一齐站起,恭亲王笑道:“七爷,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什么风?是急旋风!”醇亲王气呼呼地昂首站到屋中央。 宝鋆趋前双手扶醇亲王坐下:“七王爷,您老先坐下喝碗茶,有什么事儿慢慢说、慢慢说。” 屋里众人就数宝鋆年长,已逾六十耳顺,最年长的小心翼翼去搀扶最年少的,且口称“您老”,这一幕看着多少有些滑稽,“到底是琉璃蛋!”恭亲王在心里暗笑。 醇亲王“咕咚”吞下去一大口茶后又“呼”地站起:“你们老说我是急性子,须知我这急性子就是被你们这些慢郎中给整出来的!” 众人团团微笑,都不接话。醇亲王停了一停,见无人搭腔,又复坐下。 恭亲王慢条斯理地问道:“七爷这是为啥事上火了?” “我来问你,陕甘战事如今怎么样了?” “陕甘战事?哦,金积堡这个最难啃的硬骨头已经被拿下来了,现在陕甘战局总体平静啊。” 醇亲王一拍掌:“就是因为平静,我才着急的!” 众人不知所以,李鸿藻赔笑道:“七王爷,之前战事紧张,您着急;如今这战事平静了,您也着急?” 醇亲王手一摆:“你知道甚么!”转头对着恭亲王:“老六,我来问你,拿下金积堡有多久了?” “半年。” “就是这话!整整半年过去了,左宗棠跟个龟儿似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