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

随感 ‖ 托举

2025-07-20  本文已影响0人  千禾随笔

2025年7月21日  星期一  晴

有很多父母拼力托举孩子出境学习和工作,有的最后就定居在境外,我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记得石头单位一同事的女儿留学后就在境外工作成家生娃,有次遇到那同事带着孙娃,简单聊了下才知道孙娃放在国内,说是上学时再送出去。

当时还问那同事,您退休了是不是要出境和女儿一起团聚呢?那同事说不去,他在我们小城建有小别墅,现在估计退休好几年了,不知后来如何。独生子女出境工作最后定居国外后,父母基本独居国内,孩子太远基本管不到父母,父母跟去境外也不现实,养老倒还好说,医保没有办法,据说境外没有医保的话看病超贵。再加上语言不通,孩子都忙,过去了基本也是孤独的。

最近看到一个例子,有个老人去了国外孩子家,本来是把国内房子都卖了出去投奔孩子的,孩子倒也不错,给租了单独的公寓让老人住,结果老人每天一个人在公寓,孤独寂寞,没多久就回国了。这老人以为孩子会让他跟他们一起住别墅,没想到孩子单独给租的公寓,老人在外完全不习惯,他觉得还不如国内住养老院。


这老人是文友所在公司的前总工程师,且称为Z工吧,今年被发现一个人孤零零在家中去世,让人唏嘘不已。Z工俩口都是早年的大学生,高知 ,独生女儿在漂亮国早已成家立业,已经是大学终身教授,应该是孩子非常优秀,是令大家羡慕的家庭。

Z工像我国所有父母一样全力托举女儿,女儿考上了国内顶尖大学,然后留学、工作、定居,再也没回国。当初有很多人打趣他们,说他们为大漂亮国培养人才,这个女儿算是没有了。Z工还笑眯眯地说没事,做父母的不求回报,她能飞多远就飞多远吧,自己绝不会拖她后腿,他们两口子互相照顾也挺好的。

但现实远比想象中残酷,Z工的老伴去世后,他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于是向女儿提出去漂亮国团聚。女儿倒是爽快答应,办好手续后,Z工走之前还卖掉了国内的房子,大家都以为Z工这是去享天伦之乐,再也不会回来了。


但出乎大家的预料,Z工不到一年便回来了。他重新买了个小房子,一个人孤独地生活着,而且变得郁郁寡欢,再也没有了以往的开朗乐观。后来他和朋友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千万不要把孩子送出国去。”

原来,他一到那边,女儿就将他安排在租住的一个小公寓内,并没有让他和自己一起住,只是每个月去看看他而已。他想象的儿孙绕膝、天伦之乐统统都没有。他整天一个人呆在那个小房子内,没人可以说话,感觉每天都像坐牢。

那种情况其实和他在国内是一样的,甚至比在国内更孤独,在国内他至少有邻居、亲戚、朋友可以聊聊天、解解闷,但在那边,他什么都没有。没人知道他是怎么挺过那段日子的,那应该是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打击吧。文友说,他本来是去投奔孩子的,那是他拼尽全力托举出去的希望。但当他老了只想求一点孩子的慰藉时,孩子给他的只有客气,女儿的大别墅里甚至放不下他的一张小床。

想当初,Z工多么让人羡慕,谁又能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呢?据说他生前曾经多次对朋友说:“如果你想孩子出国,就做好失去他(她)的准备吧。”

随拍 // 凌霄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