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打卡】第194天/接纳孩子,擦亮星星

2021-09-21  本文已影响0人  党睿

依恋和个性化都是成熟的必要条件,而成熟是培养真正社交能力的要素。融入社会,不是简单的合群或者和别人处得来,融入社会不光要融入别人,还要在融入的时候,保留自己的特性或者个性。

如果孩子能清楚自己的想法,并珍视别人的想法,才可以证明他能坚守自我,同时也懂得尊重别人。这是孩子发展中的里程碑,孩子唯有做到了这一点,父母才可以用社交来磨炼孩子的个性或社交技能。

很多时候,教养问题的形成都是父母太着急导致的,他们没有耐心去观察孩子,看见孩子的需求,给孩子提供了很多孩子不需要的东西。这比什么都不给更糟糕。


看完《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这本书里关于孩子的社交问题的内容,我又一次颠覆自己的认知。读这本书每一个字都很用心,因为它几乎就是我的一面镜子,照出了自己为人师、为人母途中所犯的错误,那么清晰,让我如此清醒的认错。

跃跃也是一个相对有些内向的孩子,我担心过他的性格,于是觉得这都是小时候不经常出去玩造成的。

然而,现在的他遇见了小伙伴,也能玩的不亦乐乎,而且总是创造出玩乐的规则和方法。看着他忙碌着、开心着、投入着,我也跟着开心。很庆幸没有因为孩子的内向而过度介怀,没有因为孩子不愿意与陌生人交流而苛责。

接纳孩子的性格,这本身就是父母的一份教养义务。龙生九子,子子不同。我们的孩子,本是一个个天使,非要按照自己的思维与想象,把孩子捏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多么不科学!试想我们的成长,若是总有人无时无处不在做着规定与约束,为此要求或苛责。我们会多么烦躁和低落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我们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助力者,时时检视,可否喧宾夺主了!可以指导、鼓励、倾听,不能总是要求、苛责、约束。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自我,也失去了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他们的眼睛和心投向了同伴,一旦如此,我们的教养就毫无价值和意义了。

一起画画,我问小跃儿准备画什么,他说还没想好。我拿出绘本里我们读书时都觉得不错的画让他来观察,问他愿不愿意照着画,他说好看是好看,但是他想“自己创造”。他还不忘了回我一句“我是自由的,画画也是自由的。”

这话是我老早讲给他听的,他每天玩乐高玩具也是在自己想象中不断创造着。他愿意专注的玩乐高,愿意持续的画画,就是因为那里是他的自由空间,他在寻找自我的路上努力着。

这一刻,我恍然想到:想让孩子有美好的社交关系,得先培养孩子独立自我的能力。“和而不同”才是社交里我们都想拥有的样子。

成人世界的友谊圈子亦如此。相聚,我们是热闹欢乐的一群人;表达,我们是独立自主的每一个。美好的境界就该是“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愿我们都能先成长为一颗有光有热的星星,聚合之后发挥更大的能量。愿我们的孩子都能成长为独一无二的自己,再加入缤纷斑斓的圈子,美好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