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杀嫉妒》第69篇
嫉妒冻龄的人
有些人大概真的是神投胎转世的,要不然为什么会越活越年轻?不,应该是从来都那么年轻。当大家都是小孩的时候,她也是个小孩,那时大家的容貌并没有岁月的层次划分。
可当十几二十年过去后,我们都在不该成为某角色的时候,成了“阿姨”,甚至是“小大妈”“奶奶”的时候,而她依然是一张娃娃脸的小姐姐。皮肤也几乎嫩得可以挤出一吨纯净水来!
于是迫不及待地去咨询她是怎么保养的?
人家说也没怎么保养啊!就是平时敷敷面膜,少晒太阳,仅此而已。
刚开始十分怀疑:你当我是傻叉啊?
没保养?鬼才相信!
可仔细观察,人家可真的是没怎么保养。
除了有特别的聚会等,平时几乎都不怎么化妆,给人的印象是永远素颜出镜。
洗面奶洗脸,水乳霜,如果出门那就多加一层防晒霜,脸上再无其他化学物质。
也研究了脸部比例,自己也属于锐角三角形的娃娃脸啊?为何却不显年轻?难不成是因为休息不好,眼部浑浊?没有款款深情的眼波而显得老态尽显?
问题是,有的人并不是锐角等腰三角形的娃娃脸,而是大饼脸,却照样比同龄人年轻十岁,十几岁,这又是为什么?没错,有些事情,人是永远想不通的。就像人永远不会知道人类本身以及天地间的飞禽走兽泥巴瓦块花草树木源于何处?鸡先生蛋还是蛋先生鸡?
想不通,同样是人,为什么差别那么大?
明明是同龄人,甚至人家年龄还更大一点,却一个是小姐姐,一个是大大妈。
这样的对比确实无法叫人做到心里平衡。
那些人从来都不需要担心自己走上大街会被同龄人喊阿姨喊大妈甚至是大姐奶奶等,而是一直活在被甜甜地喊“小美女”“小姐姐”“小帅哥”“小哥哥”的特殊待遇里。关于长得显年轻的那些冻龄男神女神岁月从不败美人的令人垂涎的故事就不多说了,多说无益。只会升级羡慕嫉妒恨。
也曾无数次地祈祷着:“上帝啊,请赐予我勇气,让我改变能够改变的事情;请赐予我胸怀,让我接纳不能改变的事情;请赐予我智慧,让我分辨这两者。”
能改变的就拼尽全力去改变,不能改变的就勇敢地去接受它,这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心理学教授陈海贤在控制的两分法里讲到:“努力控制你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图控制你无法控制的事情。”言之有理。
就算不能彻底消除脸部的“噩梦”也至少能给自己增加一些补救措施,控制状况继续恶化。
他还说:“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事情背后可控的部分找出来,并把它们做成计划,那我们就不会陷入到焦虑当中,因为我们一直都是有事可做的。” 有事情可做,同时也似乎看到了希望。
于是因为这张脸,我也为自己额外增加了一点关于按摩的知识,比如:
为了使自己的皮肤变得更加紧致,我学会了按摩大肠经易堵塞穴位“手三里穴”“手五里穴”“虎口穴”;为了使眼袋黑眼圈逐渐淡化,我学会了按摩胃经易堵塞穴位“髀关穴”“丰隆穴”“内庭穴”,当然是配合眼霜一起使用。每天按摩两三次。
其实按摩这些穴位,目的就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人是逐渐变老,而皱纹眼袋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所以用按摩穴位的方法把它们控制到以最慢的速度出现。最好是可以让目前已成型的彻底消失,把后来呼之欲出的那些也扼杀在萌芽状态。这就是最理想的结果。
还有就是每天坚持一万步,寒暑交替从不间断。
这也属于自己能控制的那部分。所以必须做到认真坚持到底。
不是说运动使人年轻吗?同时运动也可以改造大脑,使脑子变得更灵活,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坚持运动,希望总是要有的。希望就是人活得更好的动力!
坚持敷面膜。这也是自己可以控制的,那就改变改变改变,坚持敷面膜可以改善皮肤。三天一敷不间断。
再有就是睡眠和心态。其实它们两者是互相支持或摧毁的:
心态好,睡得香;心态不好,就睡不踏实。
睡得香,心情就好,心情好做事效率高,看什么人看什么事都顺眼,自然心态就好;
经常失眠,眼圈发黑,眼袋垂胸,烦躁难耐,捶胸顿足,看谁都不顺眼,做什么事都不顺,自然心态好不到哪儿去。
要么良性循环,要么恶性循环。
想改变心态不是豪迈地对着镜子大吼一声:“啊!所有不好的事情,都下地狱吧!从今天开始任何负面的东西都不会影响到我的心情不会影响到我的睡眠质量……”
激昂的需要往往只具有短暂的鼓舞性。
过了那一刻,人往往又会重蹈覆辙,故伎重演。把自己的心折磨得不像样。
行为改变态度——心态。
态度变了,心态就会越来越好。
所以改变心态,不是空喊口号,要行动起来!
于是我除了运动一万步、按摩、喝水、敷面膜之外,每天规定自己必须,用像看穿了一切那样的眼神去)远眺和近看高楼各10分钟,并通过大声自我正能量确认句“一切皆有可能”“梦想不管靠不靠谱是一定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吸引力法则(相信就会看见 许愿就会实现 当你对什么事感到兴奋时,它必然会来到你)来让自己尽量每天都充满正能量,阳光快乐健康地生活着。把一切都看淡,发自内心地微笑。放下心中各种担忧,一心一意去改变能改变的!做到感动自己,也感动老天!
通过个人不懈的努力,如果有一天真的实现了“重返二十岁”,那么相信它的现实意义绝对远远大于那些天山童姥们天生的童颜永驻。
就算最后的最后事与愿违,也无怨无悔。正如陈海贤教授所说的:控制的两分法。
第一步,遇到一件事的时候,先想想这件事是不是你能够控制的。
第二步,如果不是完全能够控制的,就想想自己能够控制的部分在哪里,把这部分找出来,并做成计划。它能够让你把注意力集中到现在能做的事情上,让你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工作。至于结果是“天道酬勤”还是“事与愿违”,那不是你能控制的了。
好在那时候,无论结果如何,你都可以跟自己说“我已经尽力了,所以问心无愧。”
完美,就这么继续坚持做下去!
猫
2019.9.26.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