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达人联盟想法每天写1000字

智慧之人

2019-02-14  本文已影响6人  漫胡缨
智慧之人

什么是聪明人?是指一个人学历高、心机重、城府深吗?

关于这个问题,有一种答案叫:耳聪目明。鬼谷子觉得还需要更深一步,一个优秀的谋士必须是个“器官感应型思考人才”:同样是听话,智者听音,考验的是倾听力。同样是看人,智者观色,考验的是观察力。

很显然,鬼谷子还是觉得不妥帖,于是他还加了三个字:

心贵智,也就是思考力。

咱们来讲段2000多年前的一段历史往事,陶冶下情操。

话说有一年,鲁国的郈成子出差途径卫国。卫国的大夫谷臣听闻贵客临门,特意摆酒设宴款待郈成子。

两人在宴会上把酒交谈,却也聊得投机的很。有朋自远方来,本应乐乎。可郈成子发现谷臣的脸色有些不对劲,眼神中流露出了一丝忧色。宴会临近结束时,谷臣便从身上摘下一块价值连城的玉佩送给郈成子说道:

“区区薄礼,望君笑纳。”

虽说聊的投机,可毕竟是萍水相逢,谷臣为什么要送自己如此厚礼呢?

最终盛情难却,郈成子不便推辞,于是就收了下来。

一切的不合理,仿佛都预示着谷臣将要有事发生。

数月后,郈成子忙完了公事,又途径卫国,却没径直去拜会谷臣。随从们觉得奇怪的问道:

“此番途经卫国,先生为何不见谷臣?怕会失了礼数。”

郈成子叹了口气说道:“我见谷臣饮酒时面无喜色,甚至面带忧色,临别时送我厚礼,这恐怕是不祥之兆。卫国或许有事发生,谷臣对我后事相求,却不便明说罢了。”

果如郈成子所料,不久后就有快马来报:卫国发生“宁喜之乱”,谷臣遭牵连被杀。

“你安心的去吧。”

郈成子这才回到卫国,悄悄接走了谷臣的妻儿老小,将之接回鲁国。待谷臣的儿子长大成人后,亲手将玉佩还给了谷臣的儿子。

孔子听了感慨说道:夫智可以微谋、仁可以托财者,其郈成子之谓乎!

什么意思呢?孔夫子说:郈成子的智慧可以见微知著,郈成子的道德可以托付财物,说的就是郈成子这样的人吧。

儒家崇尚道德,但并不反智。

 

郈成子是个智者,懂得察言观色、听话听音、用心思考。只可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往往习惯把这类人理解成坏人。给人一种错觉,善良的人就应该直来直去,不善言辞。

很显然,孔夫子是不认可的。这是仅仅阿信捕风捉影、胡说八道吗?

实际上孔子还亲口说过: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啥意思呢?不看人脸色,不懂察言观色就急着说话的人,这类人叫瞎子。

同样是有耳朵,有人听不见声音,这是聋子。

同样是有眼睛,有人看不见颜色,这是瞎子。

同样是有心窍,有人想不出智慧,这是傻子。

 

很显然鬼谷子也会忍不住的,眼泪汪汪的给孔子一个大拇指,比如鬼谷子就曾经对谋士提出三点基本要求: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

眼睛是用来观察的,所以一定要明亮。耳朵是用来听话的,所以一定要灵敏,这就叫耳聪目明。通过眼睛观察,耳朵倾听,最终用心思考,如此才是一个谋士最基本的修行。

不知道从哪什么时候开始,聪明与智慧脱离了关系,实则聪明是智慧的起点,智慧是聪明的终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聪明与智慧变成了褒义词,而非能力。实则一个聪明的智者,往往掌握着三种能力:倾听力、观察力和思考力。

耳聪目明是聪明,用心思考是智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