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不知妻美?后果还是很严重滴!
说起“脸盲症”,肯定要说说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不知妻美”的梗。
东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这个人脸盲,根本分不清楚谁漂亮不漂亮。我跟她在一起,不是因为她漂亮。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她漂不漂亮。”
好了,这下广大吃瓜群众不爽了。“奶茶妹妹”清纯可人又总是带着甜美微笑的形象,居然和其他的女性一样,比如罗玉凤、芙蓉姐姐啊之类。
以前,我听到这个梗也觉得好讽刺。不过,我看了一本书之后就彻底转变观点了。
《记忆的常识》的作者柿木隆介从医学院毕业后,大约有15年的时间在大学医院的内科、神经内科从事临床工作,比如担任门诊主任医师及住院部主管,治疗了许多脑神经疾病困扰的犯者。之后,他就进入日本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生理学研究所,从事人类脑机能方面的研究了。这个机构最牛逼的地方在于,无论是哪个研究所都汇集了该领域内全国顶尖的研究成果。本书中谈到“脑指纹”和“面部记忆”两部份内容是比较前沿的研究成果。
本书从邀约到成稿,大约只有一周左右的时间。这个并不是说作者在糊弄读者,而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思的成果。2014年9月,柿木隆介策划了一期学术报告会:记忆的脑科学:我们是如何记忆和遗忘的。2015年7月,日本大和书房编辑部的林阳一先生邀约柿木隆介定一本关于“记忆“方面的书,他答应了。然后,用了一周的时间完成了书稿,速度这么快的原因主要是柿木隆介的内心深处早就想写一本关于记忆的书了。8月12日,柿木隆介正式交出原稿,获得编辑部好评,很快就出版了。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这本《记忆的常识》在日本已经出版三年多了。
这本书总结了记忆的规律、方法以及解答了很多读者关于记忆的疑问。想提高记力,学好英语、国语和外语的同学,这部分的内容不能错过。不过,我最感兴趣是关于“面部认知”这部分。
作者在2008~2012年的5年时间里,主持了文部科学省的新学术领域研究项目“基于跨学科研究的面部认知原理解释”(简称:面部认知)。这个项目不仅在日本,更是在全球也是首次尝试。
绝大多数人对面部有惊人的记忆力,看一眼对方的面就能记下了。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出现”那个人长得好熟悉啊,但就是想不起他的名字“这种情况。人类对图像的记忆胜过语言,作者认为:在语言不发达时期,“面部”是人类最大的信息源,在进化过程中,人的生存本能决定面部认知能力异常发达。
但是,“脸盲症”是一个例外。
“脸盲症”正式的说法叫做“面部识别能力缺乏症”,面部就是一个人的容貌。在医学上,“脸盲症”是一种病。此病最常见的症状是“不能记住他人的面容”,也就是说,总是会产生一种和别人初次见面的错觉。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曾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他说是情侣相处到最后相互怨恨,还不如停留在初见时的美好呢。但是,如果其中一人有“脸盲症”,总是停留在初次见面的约会,又怎么会有后来呢?
只能说,诗人的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残酷的。
据作者组成的“面部认知“小组研究报告,患有“脸盲症”的人,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3%,也就是说100个人里面就有1至3个是”脸盲症“犯者,这个比例还是蛮高。说不定你就是其中之一呢。
至于犯病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先天性面部识别能力缺乏症犯者,这类犯者很大可能会隐瞒症状,因为会害怕被上司或老板知道后会被炒鱿鱼。另一类犯者则是由于右脑的面部中枢部分受到损害而罹患此症。无论是先天性还是后天某种原因造成,并不是所有人都敢像东哥公开地宣称自己脸盲,毕竟他是老板,没有人会炒他的鱿鱼。
关于“脸盲症”,刚开始我和大多数人的一样,觉得这个词挺好玩,一点也没有想到他的危害。
被称为“世界大脑先生”的东尼•博赞说到人类大脑的思考过程:接收、保持、分析、输出和控制,其中保持就是记忆能力和回忆能力,为下一步信息辨别和处理做好准备。如果在保持阶段犯了“脸盲症“,等于面部记忆的储存为零,结果是精神和身体机能的失控,进而人生有一部分是失控的。
进一步地说,这就意味着“脸盲症”对工作和生活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除了前面所说会影响就业外,其实“脸盲症”最大的害处是对社交的损害。无论是什么社交场合,如果每次见面都要问“您是哪位”,即使人家体贴你的病症,可是时间长了,自己也会不好意思再问,老是担心这样问人家会不会不高兴之类。最后,自己也实在不好意思出现在社交场合,有一些人甚至养成足不出户的恶习,彻底地将自己困在家里。
至于有没有药或方法可以医治“脸盲症”,作者没有说。
说到这里,“脸盲症”已经不仅是“不知妻美”的戏谑,而是稍不留神,整个人的命运就随之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了。在此,不得不由衷地感谢《记忆的常识》的作者柿木隆介对“面部认知”所做的研究并写成这么一本通俗、语言浅白的科普书。
原创文章作者:灵林玖玖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