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文的逻辑 || 阅读《学会写作》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86082/4bc635a1f7e9602c.jpeg)
一、把重要的话放在开头说
设计文章开头最核心的原则是——重要的话要放在开头说,要把文章最吸引人、最精华、最能引起读者注意的内容最先抛出来,这样既可以把读者牢牢留住,也便于写作者顺着开头找到叙述的方向。
1、故事开头
如何写故事开头呢?第一,根据文章主旨构思一个故事,可以是真的,可以是听过的,也可以是虚构的;第二,尽量在200字以内把这个故事讲完整,包括起因、经过和结果;第三,要在故事最后,点明故事和文章的关联。
2、总结开头
总结开头就是在文章的最开始,开门见山地给出见解和结论,让读者知道文章的立场和主旨。然后在接下来的段落里,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展开,解释清楚。
一般总结式开头的行文框架是先结论后原因,先全局后细节,先结果后过程。
以总结和结论做开头对写作者和读者来说都是有好处的。对写作者来说,有了结论悬在头顶,写作中就会一直围绕这个中心不跑题;而对于读者来说,先看到结论,好奇心被调动起来,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就容易沿着作者的分析层层剥茧抽丝。
3、悬疑开头
文似看山不喜平,其实,不管是写作者还是读者,都希望在文字里找到乐趣,而开头是绝佳的乐趣入门通道,所以很多的开头会呈现破碎的结构——包括当时事件中的某个场景、站在现在对过去某个时间的假设或者是当事人在某一刻的体验。
4、自然叙述开头
所谓自然叙述开头,就是把作者想跟读者说的第一句话作为开头,看似没有经过刻意的设计,但可能反而更打动人心,因为这些未经修饰的淳朴开头可能是作者最想说的、最重要的话。
自然叙述式的窍门是捕捉细微的情感。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三个模板可以套用:
第一种是人称模板,我你他三个人称+感受。
第二种叫托物言志,看似写风景,其实有深意。
第三种叫对话模板,看似自言自语,实际上是思考对话。
总结
1.开头的四个作用——脸面、起始、统领、伏笔。
2.开头的四大套路——故事开头、总结开头、悬疑开头、自然叙述开头。
3.开头万变不离其宗的原则是——重要的话要放在开头说。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86082/db9a4db15d9314a4.jpeg)
二、让松散的材料连贯起来
在行文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具体行文的四种连贯性,分别是语意连贯、结构连贯、形式连贯和引用连贯。
1、语意连贯
文章可以用到多种表达,可以由故事偏离出去发感慨,甚至跳脱出去讲另外一件事,但所有表达的意思要连贯,不管跳出去多远,最后一定要回归到主线。
2、结构连贯
写作时,为了讲述一个复杂话题,人们会搭建文章的内部结构。长的文章,没办法一口气说到底,人们就会分章,分小节,分层次,分段落,这种层级结构会辅助写作者更好地连贯内容。
3、形式连贯
写作时,为了更好地表达语意,写作者可以设计很多特殊的形式让文章更像一个整体。
4、引用连贯
要把握引用资料的价值(是不是非引用不可),也要在引用数据、资料的前后增加一些连贯性的词语,保证引用连贯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86082/f85aae156df4b266.jpeg)
三、把孤立的内容变成整体
1.中心原则法
写作一定要有中心,一个道理也好,一种意境也好,一个说明主题也好,一定要有个中心,如果你发现文字开始跟中心没关系了,那说明写偏了。
2、统一原则法
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要实现整体效果,需要有三个统一,分别是观点统一,主题统一,文风统一。观点统一很简单,就是不能前后矛盾;主题统一就是在讲清楚一件事之前不轻易跳转到另外一件事;文风统一就是表述要有连贯性,让读者更容易接受你通过语言所呈现出来的词语逻辑。
3、配套原则法
逻辑看起来是非常难以琢磨的事情,但是“逻辑结构”却有套路可循。什么是逻辑结构?简单来说,就是构成一个逻辑的必要组成部分。比如,“例子+结论”式逻辑结构,前面讲例子,后面要有归纳总结;比如“故事+升华”式逻辑结构,前面讲故事,后面要通过感悟实现升华;比如,“伏线+抒情”式逻辑结构,前面所有的叙事都暗藏着某种情绪,最后挑明感情点,抒发情绪。逻辑结构展示了快速理顺文章结构的套路——如果前半部分是展示,后半部分就要有专门的内容做配套。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86082/ae48333af3390d75.jpeg)
四、让所有的铺垫为结尾服务
在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上,文章所有的内容、铺垫都是为结尾服务的。结尾可能是结论、可能是开放式的问题、可能是抒发某种感情、可能是提出问题,也可能是回顾汇总,不管是上述哪种形式,结尾都是在前面有了大量铺垫之后,自然而然的产物。按这种逻辑写文章,文章的目标性和针对性才会更强,更像一个整体。
1、恍然大悟式结尾
好的写作者,不但要学会设置故事主线,也需要设置让人为之一振的结尾。所谓“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说的就是这类结尾。
2、开放式结尾
一般的文章都是在结尾展现故事的结局,或者给出讨论话题的结论,但是也有不少文章是以开放式的形态结尾。这样安排结尾,一方面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开放式结尾是一种结尾的逻辑,它在前面呈现出所有的事实、感受、冲突,最后不给出结论,突然收尾,留给读者一个不完整的结局。这种做法有时候会让人不快,觉得文章不完整,但大多数时候会让人陷入思考,主动卷入文章中去,让人觉得意味深长。
3、揭秘式结尾
揭秘式结尾的好处,会给人一种意料之外的惊喜,而且因为往往揭秘式结尾一般都极富故事性,所以文章可读性也比较强,最后秘密公开,推动文章结局到达最高潮。
4、场景式结尾
一般文章的结尾都是结论或者抒发最激昂的感情,但也有文章采用故事或者场景式结尾。比如,写人物的文章,最后不去总结人物的优缺点,而是呈现一个人物工作或者生活的场景,将读者带入人物实际生活的环境里;写事件的文章,最后不是展望或者感慨,而是截取一个事物的小片段,再现事物的风貌。这种以有画面感的语言做结尾的方法最近被广泛地采用,因为这种结尾既能给读者留下思考,也比较平易近人,让人容易接受。
总结:
文章的结尾有两个属性:在内容上,结尾是文章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总结、归纳、引发思考的任务;在形式上,它又是前面所有铺垫的目标,所有前面的铺垫都是在为结尾服务的。而这两点也共同构建了写作的逻辑——一篇好的文章,一定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是一个整体。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86082/c03749f94eb46e0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