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大讲堂自得其乐学论语

述而篇第五:孔子叹衰

2019-06-24  本文已影响1人  西源

原文: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周公。”


        这一章里面提到的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名旦,辅佐武王灭商,后又辅佐成王,并制礼作乐,巩固西周统治,有人说他是没有天子的名,干的却是天子的事,极有才华,是上古贤人之一。死后被封于鲁国,是鲁国的始祖。孔子生于鲁,长于鲁,所谓“周礼尽在鲁矣”,受此熏陶,他对周公极为仰慕。在孔子眼中,西周的制度是最完备的,孔子最敬仰,一心想“克己复礼”,复的就是周公所制作的礼,可见,周公在孔子心目中地位之高。从此段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年轻时,尊崇、学习、宣传周礼,并试图恢复周礼,可谓殚精竭虑,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必然会时时梦见周公,至老时,不复梦周公,才有此叹。他说,我衰老得真厉害啊,我已经有很久都没有再梦见周公了。

        孔子此叹,表明他是真的衰老了,孔子周游列国后最后回到鲁国,已经六十多岁了。然叹衰老仅仅是表面的,更深层的是对复礼无望的哀叹。  孔子周游列国,豪情壮志,妄图能在诸侯国中被任用,实现自己的心中理想,如同周公一般,能够复兴周礼,恢复礼治。可是各诸侯国对复礼毫无兴趣,孔子只得一路颠沛流离,无奈回到鲁国,心灰意冷,埋头整理古代文献,加上年事已高,精力不济,绝望加上年老,两相结合,遂生此叹,叹不久于人世,终不能见到礼的复兴,一叹之中,含有多少无奈、伤心和绝望啊。弟子记下此叹,想来正是因为此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