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窗语扉

大爱新疆——且末行

2020-04-09  本文已影响0人  追阳葵花

大学时代的经济学老师曾说:这辈子一定要去新疆看看,那里的蓝天白云,沙漠草原,风土人情,有你想象不到的美。老师是地道的山东大汉,在新疆度过了他最难忘的大学时光,落脚定居在上海后读了硕士和博士。有一天上课,在同学们有序展开的围攻夹击下,老师讲起了他的恋爱史和新疆的无限美丽。那节“跑题”的课是没有完成教学计划的。

回到寝室,我还不忘找到来自新疆的舍友“一问究竟”。这下可好,乌鲁木齐、吐鲁番、库尔勒......新疆不同城市的舍友们各执一词,都夸自己的家乡好。暑假后开学,我更是吃到了带有新疆温度的土特产。

那年初夏时节,经乌鲁木齐转机我们来到了中国第二大县——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飞机穿行在傍晚七点半的云朵里,天还是那么蓝,迎接我们的朋友早已等候在外,他要先送我们到且末镇上的住处,然后返回岗位——打卡下班。

我诧异了,他如此敬业。朋友呵呵道:我们这里7点半才是下班时间,上午是11点上班,半夜12点正是我们当地人最欢乐的时光,而你们早就睡觉了。

我恍然了,竟忘记了时差的原因。

朋友还告诉我:在且末,一年四季都是尘沙飞扬,万里无云的天气和珍贵的雨水都是当地人最喜欢和盼望的,明天就有雨,这是在迎接贵客啊,看来,这好天气都让你们赶上了。热心的朋友一边谈笑着一边发动汽车。

我无语了,习以为常的雨水竟也这么珍贵。

雨过天晴后的路边小花十分精巧,还来不及打听这花的名字,车子就带着我们颠簸上路了。

面对着飞沙走石的旷野,杯水车薪的雨水也是难以掩住尘沙之气。我们每个人都是全副武装,帽子、纱巾和口罩一样不能少,就这样也没能阻挡满口的沙粒感。能见度更低的矿山工地中,开采作业的机车装备隆隆作响。我双手遮耳,纱巾和口罩在大风的作用下时不时捣乱,弄得我顾得了这个顾不上那个,一旁的朋友哈哈大笑着将他的头巾摘下来后在我的头上打个结。于是,我像极了包扎紧实的伤员,迎着风,一副凛然的样子。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走过草原,看过戈壁,且末的尘沙印足迹。一代又一代的援疆人,用他们的双手撑起这片沙漠绿洲。踏进一望无际的沙漠,想起了《撒哈拉的故事》,清新的文艺风在不远处的胡杨林中轻轻而来。

位居中国第二大县的且末县,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4%,沙漠面积占总面积的38%,余下的才是平原面积。但这里,资源丰盛,产业丰富,人们安居乐业。午夜时分,在清冷的空气中看星辰,感受南疆风韵,静谧而畅快。

沙漠蘑菇 能吃的 沙漠骆驼

这里有膻香无比的羊肉浑着孜然的香,这里有纯天然发酵的酸奶,这里有大蒜素含量丰富的且末蒜,这里有精美绝伦的且末玉,还有库尔勒香梨......朋友很骄傲的向我们介绍丰富的且末物产,随手递过来刚刚发酵好的酸奶,又催着家人看看烤全羊能不能吃。左邻右舍也跑来,一起载歌载舞。朋友说:当地人都是这样的,谁家来了客人都会一起吃饭,唱歌跳舞,当地人都是能歌善舞的(可惜的是,我竟顾着吃喝,全然忘记拍照留念这码事。下次,定当补上。不过,羊肉真得好吃不腻,和内蒙古故乡的羊肉有一拼)

朋友还告诉我们:希望可以将这里丰富的物产介绍给更多的朋友,让物产流通起来,让经济活跃起来(他总是不忘记援疆人的特殊使命)

且末玉

(羊肉酸奶和大蒜,进肚消化无踪影,唯这且末玉,奈何吃不得,以作纪念,仅此!朋友传授的选玉之道,铭记心中)

走进沙漠之湖——博斯腾湖。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盆地东南面博湖县,古称“西海”,是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有机鱼生产水域。湖水含硒,故称“西海”。博斯腾湖的夏天,芦苇荡漾荷花香,鱼群欢腾迎四方。快艇飞驰电掣般划过倒映着蓝天白云的湖面,惊起水鸟一片,很难想象,这是凸现在沙漠中壮观的湖滩。

而正是这片神奇的湖水,涵养了祖祖辈辈新疆人最朴实的情怀,寄托了一代一代援疆人最深情的告白。

朋友说:爱上一个地方很简单,在这里耕耘劳作就好,滴落过血汗的地方有血肉有灵魂。

我问:你不回了吗?就在这里了?

朋友说:不回了!

我想:这趟旅行并没有结束,何时,再来一场身心合一的旅行,也未尝不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