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窗内看风景,你在窗外看我--非洲杂记
未曾冷却的尼日利亚记忆(二)

尼日利亚人,在交通上也是以车代步了。我们每天开车上下班,生活路线基本是家——办公室——家,当地的风俗民情,多半是透过车窗管中窥豹。

自行车在尼日利亚还发挥着不小的作用,看到他那辆前挂后驮的老式自行车,格外亲切。不禁让我想起我家那辆摆放了几十年的凤凰牌,我还记得自行车后座绑得高高的藤椅,前面车把里系着行囊,父亲小心翼翼地骑车出发的样子。
父亲对它感情极深,因为当年陪着他闯过十几年的江湖,保存了几十年了,一直舍不得当废品卖掉。

摩托车和黄包车是老百姓的主要交通工具,因为方便,也因为价格便宜,我们偶尔也会坐坐。黑人司机多半是自学成才无证驾驶,胆子又贼大,有缝就钻,车子在拥挤的道路上犹如游龙一般神速英勇,令我心惊胆战。除非不得已,我不去坐,我还想留着一条小命安全回国呢。

因为车辆众多,在高峰段,也经常发生堵车的现象。当地政府也在设法解决交通问题,上面的高架桥是中国人承建的。

当地的小摊子很多都摆在路边上,顾客靠边停车有时候不下车,就从车窗里招呼摊主把东西拿过来看,讨价还价,就谈成了生意了。

这是用于充气的小发电机,顾客一停车,摊主一拉线,发电机就突突突地闹腾起来,给你的轮胎充气,充完了随手一关,又恢复平静。图中干活的孩子,没钱读书就来帮忙干活赚钱了。一般充一个轮胎50奈拉,合人民币1元左右。

这是一种当地的路边快餐摊,卖一种音为“印度面”的方便面。一般是快餐面加个煎鸡蛋一起吃,150奈拉左右一份,同时也供应茶,当地一种糖加奶加茶配成的饮料,50奈拉一大杯,经济实惠,是很多劳工喜爱的食物。

在生活区,仍是可见行走的人,这是典型的穆斯林妇女们,穿着民族套裙,长长的头巾包住大半身,脚下常年穿拖鞋。穆斯林有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已婚妇女多半时候背上都有孩子。

这是拿着小塑料盆流动要钱的小孩子们,看见中国人兴奋地挥手,也是希望得到施舍。黑人一般都有很多子女,又没法养活,就早早地打发他们去加入丐帮。令人无奈而心酸。

幸而还是有好风景的,妩媚胜火的凤凰树艳丽地绽放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为她平添一份生气和风采,也恰似当地的黑人,虽然在恶劣的环境中,虽然贫困交加,仍然灿烂地笑着生活!

这张是无意中捕捉到的照片,是我那天拍的窗外景物之一。后来才发现,这个擦肩而过的当地人,一直把目光投向我,颇有“我在窗内看风景,窗外的人在看我”的味道,这倒是意外的福利,为我平淡的拍摄增添一份诗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