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车谋杀案丨这个月你绝对要看的电影就是它!
如果那些细小的灰色脑细胞不进行锻炼的话,它们会生锈的。
-赫尔克里·波洛
如果要给我心目中最好的推理小说排名,那前3名里有两本都会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
她的《东方快车谋杀案》、《无人生还》和《尼罗河的惨案》都是神坛上供着的经典推理作品。
除柯南道尔以外,阿加莎大概是作品被改编最多的作家了。
由《捕鼠器》改编的同名舞台剧至今已经上演了65年,两年前BBC推出的《无人生还》迷你剧收获了不俗的反响,甚至直接刮起了一股悬疑推理风。
而将于下周五上映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已经是这本小说的第四版翻拍电影了。
作为阿加莎的代表作,相信大部分观众对《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故事都不陌生甚至了然于心了,但是东快之所以为经典,就在于其情节设计的精妙,跟随不同的导演及不同的叙事方式,这个老故事被解读成了多种不同的面貌。
1974年,西德尼·吕美特第一次将这个故事搬上了大荧幕,当时影片汇集了阿尔伯特·芬尼、劳伦·白考尔、马丁·鲍尔萨姆、英格丽·褒曼、杰奎琳·比塞特等一众大佬,阵容可谓是...演员跟不要钱一样,都找最好最贵的。
阿尔伯特·芬尼饰演侦探波洛,这个版本的波洛看上去还比较年轻犀利,有评价说好像希特勒,emmmmm。
电影整体也基本遵从小说的叙事手法,不露痕迹地转变视角,以人物作为叙述者的眼睛,将整个犯罪过程抽丝剥茧般娓娓道来。
舞台剧风格的演绎给了观众非常沉浸的观影感受,虽然是封闭室内群戏,但所有人物调动自然流畅,是公认最经典的一版。
2015年日本出了一版上下两集的SP,卡司也是贵到爆的那种。野村万斋饰演的波洛有一种日式幽默和日式猥琐,移植到日本的英国故事倒没有特别违和。
上集就是将原著内容拍了一遍,下集比较妙的以犯人视角展示了一遍推理过程,总体中规中矩比较一般吧。
我自己最喜欢的还是2010年大卫·苏切特版,可能是苏切特的波洛形象太深入人心了,从1989年第一季《大侦探波洛》开始到2013年完结,他扮演了25年的侦探波洛,可以说是波洛专业户了。
波洛是阿加莎最偏爱的一个人物形象。她生前一共为波洛写了50部短篇和30本长篇小说,而大卫·苏切特把他们都演了一遍。
他用对人物的细致刻画完美还原了阿加莎笔下那个矮矮胖胖性格傲娇有着严重强迫症的比利时男人,在为纪念波洛系列完结拍摄纪录片《戏里戏外的大侦探波洛》里,人们可以看到一个似乎已经于戏里的波洛侦探融为一体的大卫苏切特。
难怪会有人在新版电影短评板块里说,无法接受大卫·苏切特以外的人来演波洛。
其实说实话我也有点无法接受吧,苏切特的13季侦探波洛一直是我的下饭剧之一,有事没事就要拿出来刷一遍。
新版波洛看上去似乎没有大卫那种神经质的感觉,反而有股高(老)贵(当)端(益)庄(壮)的气质,尤其是嘴巴上那浮夸的大胡子和逼格满分的大衣让我内心充满忐忑。
但是肯尼思·布拉纳我还是相信的,毕竟是有着小沙翁之称英国国宝级演员。上次见到他还是在敦刻尔克里,戏份不多的一个海军将军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演技没的说,可以稍稍弥补一下造型给我带来的慌张。
而且从预告片上看来,影片整体的质感也不错。你们可以看一下。
《东方快车谋杀案》定档预告 德普领衔奢华阵容再现侦探经典_东方快车谋杀案_电影_高清1080P在线观看_腾讯视频
密闭的车厢内,身份各异乘客们依次登场,迷幻诡谲的群戏开场,侦探一边通知着有人死亡的事,一边将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各执一词,声称自己看到了凶手。
可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侦探似乎也被谜团困住了,“你们中间有一个凶手。”
不同于推理剧里常见的“真相只有一个”、“凶手就在你们中间”的模式,阿加莎作品里经常会出现十几个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她善于描绘大群戏场景,将一群人扔在一个“孤岛”上。
这样一群人各有各的背景和特点,敌我不分,明暗不清。
在这种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节里,作者(侦探)需要构建非常严密的思维框架,才能带领读者一步一步揭开谜底。
波洛的探案,就像是带着观众在做解密游戏,先收集所有的线索证据,然后组合推理。
波洛擅长的是通过聊天式的询问,去发觉未曾被注意的盲点,同时依靠揣摩人物心理,来推倒事件。
跟福尔摩斯里发现一个细节就脑子里闪电一下顿悟真相不同的是,波洛探案的过程是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十分严谨的。
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就像是开启了侦探视角一般可清晰的观看到抽丝剥茧的推理过程,这是一种极难得到的体验。
而多凶手的情节设置则给探案过程又增加了一层难度,每个人都怀揣着自己的和共同的秘密在误导侦探,要让戏外的观众看出来这个角色的不对劲,又要让戏里的侦探察觉不到异样,这就非常考验剧本的张力与演员的功力了。
但好在由《银翼杀手2》的编剧负责剧本改编以及两位奥斯卡得主四位奥斯卡提名者的超(贵)豪华卡司阵容算是这出翻拍经典的最强背书了。
说完情节最后再来说说这个故事里最动人的立意吧。
其实东方快车算不上是阿加莎作品里情节最令人叫绝的一本,故事里对法理与正义的探讨才是最让人记忆深刻的。
故事中死者雷切特在多年前绑架并撕票了一个小女孩,但后来逃脱了法律的制裁。
12个因为这起绑架案而陷入悲剧的嫌疑人决定私设法庭,自己组成陪审团对死者进行法外制裁。
而波洛的侦探形象可以看做是理想化的正义的化身,作为一个老派的绅士,他还是遵守着某种规则,相信着万事万物背后有一个秩序的,这个秩序使得(他)人们能去相信这个世界是有公平与正义存在的。
但他在这个案子里看到了无法被定罪的恶,和无法遵守法律去行使的正义。
这使得他的信仰产生了动摇。在这个案件里,波洛没有得到能令他欣喜的胜利,有的只是无尽的对自己的信仰的拷问。
而这场善与恶,正义与罪孽的议题也是观众和读者们要去寻找的答案。
阿加莎的作品里除了精妙绝伦的推理情节,更有对人性及社会伦理的探讨,这就是她的作品为什么能畅销至今的原因。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福克斯会选用东方快车来做波洛系列重启第一片的原因。
看多了现在荧幕上那些为了推理造证据,为了悬疑去惊悚,主角执着耍帅配角全是智障,全程开着上帝视角探案、演员在片子里假装有智商,观众在屏幕前感觉被侮辱了智商的推理片,推理爱好者们迫切的需要一些能尊重他们的智商的片子来洗洗脑子。
但是原创能力的低下和审heG点的拔高让推理这一题材作品的生存空间被无限挤压。
翻拍那些已经被市场和时间检验过的经典作品则是一种比较保险和讨巧的做法。
只要不是太作妖改编的太过随心所欲,有着名著光环的加持,观众看在原作的面子和过去的感情上都不会太过计较。
比如说将福尔摩斯探案硬生生拍成英国男子造型秀与腐国男子之间说不清道不明但看着就让人心潮澎湃的爱情故事的《神探夏洛克:可恶的新娘》,虽然遭遇了口碑上的滑铁卢,但票房成绩和评分都还是很喜人的。
早前福尔摩斯系列和无人生还的成功无疑给这部东快的翻拍打下了基础,在豆瓣影片介绍内容最后赫然写着:“如果《东方快车谋杀案》取得票房成功,福克斯还将把更多波洛破案的故事搬上大银幕。”
所以还等什么呢,快去买票啊!
德普 is watching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