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我其实并非真我

2021-04-19  本文已影响0人  Andylee

沃尔特·艾萨克森的《爱因斯坦传》附有1536条注释条目。在庞杂的正文结束后 ,阅读注释条文也相当过瘾。因有太多的资料来源或是解释难以一次性铺陈开来,有些在正文中的隐晦内容反而在注释中可以端倪初现。这些注释条目,就如讲述一个人平生故事时,总得有点“插曲”来点缀一下。就像“这个世界永远不可理解的事情是它的可理解性”。1536条注释条目具备的特性就是它的可理解性。

《爱因斯坦传》的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他是一个深切关怀人类的孤独者,一个充满敬畏的反叛者。就这样,一个富于想象、特立独行的专利员读解了造物主的心灵,揭开了原子和宇宙的奥秘”。不得不说,在解读有关奥秘的时候,爱因斯坦一直保持了“专利员”的身份。沃尔特·艾萨克森的一语双关恰当好处。在这位“专利员”身上叠加着两种性格,孤独与反叛。爱因斯坦所掌握的专利正是这两种性格塑造的结果。

有关爱因斯坦的故事,背景横贯20世纪的上半叶。那是现代世界的起点。看爱因斯坦的生平,就是看现代世界诞生之初的场景。而爱因斯坦观看世界的方式稍显特别,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是热火朝天的现代世界的建设工地。他为这个工地提供了最初的构思蓝图。

“人站在这个微不足道的地球上,凝望着浩瀚的星空、巨浪翻腾的海洋和摇曳多姿的树木,不禁浮想联翩。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300百年间,我们中间出现的最有思想的探索者莫过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是《纽约时报》在1955年发表的社论。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离世时,他的床头放着预备在以色列独立日发表的演说草稿。“今天,我不是作为美国公民,也不是作为犹太人,而是作为一个人来向你们发表演讲”。爱因斯坦始终这样善意地提醒着周遭的人,他想说的是:我们都一样是人。

在沃尔特·艾萨克森的笔下,我们见到的爱因斯坦始终与周遭世界保持着谨慎的距离。这种“距离感”实施到具体的人生中时,则表现为一种淡淡的漠然和我行我素。别人眼中见识到的爱因斯坦,可能只是“容易专注”一些而已。沃尔特·艾萨克森对于爱因斯坦时不时表现出来的漠不关心大概可以这样来理解------混杂在日常生活中,爱因斯坦总是容易“走神”。我们不太清楚爱因斯坦思考些什么?只是知道,他极其容易陷入思考之中。用更为平常的语言来解释就是,我们在思考柴米油盐时,爱因斯坦总爱在天人之际游走。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写道:这岛上,众生喧哗。但事实上,除了喧哗之外,还有人在静默入迷般的思考。在每一个时代里,保持思考的能力至关重要。遗憾的是,每每喧嚣尘上时,思考总会销声匿迹。

在《爱因斯坦传》中多处会看到“思想实验”这个名词。按照科学分类的方法,一般是将爱因斯坦划分在理论物理学家的行列中。但一部《爱因斯坦传》读罢,最大的疑问就是-----他是怎么想到的。一颗向下落地的苹果和车站钟楼上的钟表,这些日常生活的常见,是牛顿和爱因斯坦撕开世界的起点。不过在《爱因斯坦传》中对于这种起点的讲述,是由一连串的人衔接完成的,例如休谟、洛克、马赫、普朗克、康德等,恰似一朵花传至牛顿和爱因斯坦手中中恰好绽放。只不过《爱因斯坦传》中我们无暇顾及如此众多之人。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有些是潜移,有些是默化的。当思想的牢笼出现空档时,思想就会绽放出无穷的力量。新思想很快也会冷却固化为旧权威,不过按照历史演进的观点看,我们得知牢笼乃是我们自己建的。打破它,也需要我们自己动手。

20世纪出现了三种不和谐的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海森堡的不确定原理和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理。这三个词都召唤来了一个不确定的、主观的宇宙。当然这三个词语表面上的简单都简化了这些理论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一个稳定、恒常、规矩的宇宙观在20世纪初慢慢崩塌。我相信直到今天,当我们可以仰望星空时,有的人还依然坚持2000年前的眼神所见,而有的人已经将目光投向宇宙最深邃的尽头了,有的人还坚信在星座背后是诸神的容颜,而有的人则想探究星体的质地和我们的关系。卡洛·罗韦利在《极简科学起源课》讲述阿克曼西德时也采用了同样的观点,从2600年前的阿克曼西德开始,到2600年后的今天,我们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们不知道的远比知道的更多。更进一步的提法是,我们现在已知的“科学”都是相对的。在追寻真理的终极目标上,真理永远距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但那一步似乎无法企及。阿克曼西德与爱因斯坦想知道的真理,和我们所追寻的真理是同一样东西,尽管我们现在所知道的真理比起阿克曼西德、爱因斯坦所知道的可能并不会多多少,但上帝赋予我们的好奇心是一致的。在进入心灵世界之前,大千世界依然神秘莫测,我们还是少用“真理”一词来招摇撞骗。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爱因斯坦传》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生平记述,还是一本用来理解“何谓真理”的科普著作。假如我们相信科学的话!

阅读《爱因斯坦传》就像倾听一部宇宙的故事集。借助爱因斯坦的思考,宇宙讲述了自己的前尘往事,那些虚无缥缈的无穷无尽被换算成为以“光年”为单位的时间。要注意的是,讲述宇宙的故事要看“相对”于谁来讲,同一个故事在不同的听众面前可能呈现出不同的模样,我们无法说哪一个更真实,我们只能说哪一个更容易出现,或者说我们想听的是哪一个。换作中文的表述方式是:一念生,心已远。只不过中文的表述方式过于古老。

世间的猫多种多样,毛色、花纹、形体、性格等诸如此类的都可作分类的标签。为了将猫认识的更透彻,我们还可将猫贴上为冷漠、粘人、孤独、忧郁、活泼等标签,说实话,这些标签除了是人为划分之外,还是价格上的潜台词。毕竟,一只粘人的猫对比一只冷漠的猫,哪个更招人怜爱呢?看来看去,还是“薛定谔的猫”抛弃了所有的形容词。我认为“薛定谔的猫”是物理意义上最为成功的猫。这只猫只有三种状态:死、活和不死不活。这只物理学意义上的猫更接近对真实世界的讲述。让人难受的地方只是在于这只猫的状态难以确定而已。

猫成为宠物的时间超过一万年,它在人指掌间的表现,却以“薛定谔的猫”为巅峰。当人手接触到一只猫时,不过是无数个瞬间的连续。我们以为我们触摸到一只猫的定格,在爱因斯坦和薛定谔看来只是某个极短的瞬间。时间,我们每一个人身处的时间都是不同的。哪怕我们曾提前对过表。“薛定谔的猫”一点也不可爱,但这只猫却最为真实,它不粘人,不热情,甚至不想让我们知道。

=====================================================

每一本书都在等待它的推荐语!《短书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