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基本范式
中小学校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课室用于开展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以某一学科内容为主,也可以综合相关学科开展。
学科内实践拓展,统筹课内外实践活动(结合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语言建构与运用:eg“读-行-写”一体化,“走进春天,感受生命”,激发学生运用语言的兴趣,观察自然景物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
思维发展与提升:开展整本书阅读系列活动,纵向联动、横向丰富。eg开展“四季”序列性阅读实践活动,纵向上根据低中高段设置不同目标,横向上丰富形式,如亲子阅读班会、图书漂流、主题诗会等等。在积累中内化,加深对文本的认识,进而提高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低段侧重感受性的记录,画画讲讲,高段侧重逻辑性的思考,写写评评。
审美鉴赏与创造:指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析语文作品,感受美的事物。eg可以将语文实践和博物馆相结合,高年级“多样民居”,分三阶段,第一阶段:阅读,结合教材阅读和课外阅读材料,再与生活结合,观察记录特色民居等,第二阶段:实践,制定计划走进园博园、创作拍摄民居脚本、完成介民居的拍摄任务。第三阶段:反思提升,以“搭记者问”形式进行思考与提升。
文化传承与理解:可以围绕国学内容开展活动,eg古诗词等国学经典读物,共同编写自己的国学读本、古诗通关、阅读比拼等活动。
/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可以结合绘本开展,eg“赏、悟、创、享绘本”,以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引领学生精力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经历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的过程。
问题解决能力
第一,从数学教材中寻找数学实践活动问题,eg一年级准备课中发现1-10的数,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对校园充满好奇,可以开展“我的校园”主题实践活动。
第二,从学生生活中寻找数学实践活动问题,中年级的数学实践活动《小小驾驶员》,应用教材中数字编码的数学知识,在“文明直通车”活动中扮演小小驾驶员,根据数学意义上的“交通规则”考取“驾驶证”,违反规则就记录扣分。
第三,从生活场景中寻找数学实践活动问题,eg在四年级设计以博物馆中的数学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利用几何知识、比例尺等知识绘制博物馆平面图、参观路线图,利用统计知识对博物馆的藏品、半小时内博物馆进出人员进行统计等等。
空间观念
“图形与几何”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拼一拼、量一量、比一比、摆一摆等操作活动,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等协同利用,让具体事物的形象在头脑里得到全面反映。eg二年级《小小摄影师》活动,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由面到体地在脑海里成型。
数据分析能力
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创设一个熟悉的情境,赋予抽象的数字以生活化的背景形成数据,便于学生理解和体验,让学生认识到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用途所在,从而激发兴趣。eg二年级“我是空气质量记录员”四年级“年夜饭我做主”五年级“喜欢运动的人很多,但天天运动的人不多”打卡记录收集,六年级“我是理财小能手”等等。
小学英语
小学英语与其他学科整合实践活动,与科学实验、与音乐课、与历史、地理、与体育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