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可否成为平衡“不平等童年”的容器?
《窗边的小豆豆》我已读到[校车来了]这一章。在校长先生的带领下,孩子们在童年这个时空里,有完全不同的体验。今天我想从常识和反常识两个维度,尝试简单对比《不平等的童年》和《窗边的小豆豆》两本书中“有效教育”的意义,引发探讨。
解决问题是学习起点
教学常规流程是:孩子们预习教材中指定内容,集中听老师串讲学习要素,练习作业巩固,阶段性评测进行教学成果评估,错题难题解答。这在铂金斯看来,就是“要素症”(日复一日的学习要素,却很少学习知识的全局,更鲜有实践机会)和“了解病”(没完没了的了解知识,却不知道如何应用它们思考和实践)这两种学习症。
巴学园采用反常识的教育方式:传统意义上教育的闭环“诊-教-练-测-答”,在巴学园大概是“(老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老师)答疑”。
常识中学生超出学校行为规范的事件,学校为制止其他学生模仿,问题解决办法是警告和强化边界意识:制止,批评,告知家长,以观后效。
巴学园却把学生当作“成人”,当作“好朋友在做的事”,更倾向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在犯错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当小豆豆的钱包掉到便池里,为了找回心爱的钱包,她居然拉开便池口,把里面所有东西掏出来“堆成小山”,校长先生“散步”时发现了她,是这样处理的:
>先生稍微把脸凑近小豆豆的面孔,像好朋友似的说道:“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说完,他又像刚才那样走开了。
他这样做,小豆豆和妈妈的感受是怎样的呢?
>说一句“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的,除了校长先生,不会再有第二个人了。所以,妈妈听小豆豆说了这件事,由衷地赞叹校长先生“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
>经过这件事......她觉得校长先生是一位“可以真心信赖的人”,所以,她比以前更喜欢校长先生了。
尊重孩子首先是“平等相待”。我看到这里,反思我们在面对孩子犯错时“迟缓一点反应”,看她行为背后的诉求,是必要的。
教育场景随时都会发生
校车来了,这一章节讲到了孩子们想看到第七辆大巴送到学校的场景,因为好奇因为没见过,所以他们想留在学校里住。那校长的女儿作为代表去跟校长商议,校长反馈只要你的家长不反对,你可以带着睡衣和毯子来学校睡,这也是在一般的教育体系不多见的,学校会考虑风险和突发事件,但孩子对于这一事件好奇恰是学习机会。
所以当孩子们十几个孩子挤在礼堂里,为了等清晨开来的新的校车那种惊喜,在看到校车以后是被完全释放了,校长抓住了讲解机械运动的机会。
童年的平等不在家庭在校园
很多人会认为,童年看起来更平等,比起大人,孩子毕竟还没进入社会标签和圈层划分的阶段。《不平等的童年》却告诉我们,并不是,孩子们在童年就注定了他们社会阶层的不平等!
而社会上流家庭教育模式是协作培养孩子,让孩子未来进入社会竞争时,已掌握关键知识关键技能。普通家庭则更看重眼前的竞争。
从书中描述来看,小豆豆该算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吧。被迫退学,妈妈忐忑的送她到一个新学校。庆幸的是童年的平等似乎在巴学园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