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土中国》想到的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写于1937年,根据费老的实地考察和调研,从社会生活多个方面,一一论述了当时中国基层社会的格局。文中朴素的语言,接地气的分析,让我这个对社会学懵懂无知的人,每每读来如醍醐灌顶,收获颇丰。
这部书的主旨是以全盘社会结构的格式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中国乡土社会的特性。80年过去了,虽然中国社会已经极速变迁,但在发展较慢的偏远地区,以及城乡二元化发展差距,让中国这个农业大国在向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既具有现代社会的特质,也尚存有乡土社会的气息。
《乡土中国》分专章从社会学角度论述了当时的社会结构,虽然对外行的我,不理解其中的专业性,但支撑文章观点的社会现象,却是我熟悉的。比如第一章论及的“乡土本色”,其说明了中国社会基层的乡土性,是由中国农耕文化决定的。农民靠种地谋生,土地的不流动性,生活在土地上所囿住的乡民,他们的社会圈子也都是不流动的,所以在一个熟人社会里,费老用“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说明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交流工具,在一个乡土性的社会里,是多余的。记得在延安旅游时,洗车间隙听老板说,对面山上破窑里很多老人不愿搬迁到政府提供的安居房,问起原因,竟是因为搬进新居楼房,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人,会不习惯!如书中所论及,因为极长时间的人和土的混合,离开了地缘上的联系,在乡土社会里传承得到的社会经验和人情,面对陌生的现代社会环境,极易产生孤单与恐惧。
文章还专章论述了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同时指出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道家思想所形成的道德体系,是“差序结构”社会治理的根基,所以乡土社会是礼治秩序。大家遵守的是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就如老人们常说的“这样做才合礼数”、“礼数周全”等。因为“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看重,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而现代社会是“团体格局”社会结构,人们讲的是“权利”,大家遵守的是法律规范,看重的是“契约精神”,所以费老在文中提到“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必须先要有改革”,“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广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我因工作性质的原因,接触过几个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例,都是契约双方既没有具备现代社会团体格局中最看重的“契约精神”,也不遵守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应是社会转型时期突显的冲突与矛盾吧。
《乡土中国》讲的是1937年中国基层的社会结构,我不懂社会学,不敢评论,只是结合现代社会生活现象,来理解费老的论述,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能从现在的生活中感觉那乡土气息,正如“欢乐颂”里邱莹莹怕和男友回老家,因为是小县城,符合乡土中国的熟人社会特性,结交男友这点小事,很快十里八乡都晓得啦。
读完这部书,特别赞同作家王小波在其文章《诚实与浮嚣》中对费孝通先生治学态度的评价,虽然文章提及的是费老另外一本调研文章《江村经济》,但这评价在这里依然适用,“所以费先生这项研究中的诚实程度,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