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诗意的理性
最遗憾的不是把理想丢在路上,而是理想从未上路
无方向性的喧嚣总加深了我对世界隔阂的认识,只有路是唯一的解决办法。真正有效的交互理应成为我们定义存在的必要条件,若无,我们之于自然仅留一躯壳,之于人际只剩空白的间隙,来时是细微载着宏妙灵魂,去时是庞大的人类群体空剩虚无。
道它以诗意,以无穷尽无穷,担载着人文精神的灯火,既照前途熹微,又暖行人的匆忙薄凉;道它以理性,以此岸接彼岸,路是通向理想的探险,不断反思,度量与开拓,是一步一脚印的征途。
路,同时映射出存在的态度。尽管身为天地一蜉蝣,但人世间一趟的绝伦之采即是对世界和生命饱满的感受,贪婪又吝啬的说,我们从世界里获得了一生。我们如前辈古人一样,总愿将心浸于人性和自然的美好之中,也既探寻世界的联系,宇宙哲思,创造出更高的生命质量。这无不是路的成分,从最远向最近启程,可以说是匍匐爬行,以人类渺小的量度;也可以说是昂首阔步,以文明和智慧缔造者的骄傲。路是思考和行动的结晶,是表明存在的证据。
“这是最最遥远的路程,通向最接近心的地方。”胡一夫用他的歌声如念诗般诉出,小时候初听乍觉不顺耳,稍大后我曾在盘山公路上,于蜿蜒之中与它再次邂逅,才能体会一二,那歌声中蜿蜒的成分,有山的性质,人生之途,更有蜿蜒的成分。随心而行,身心如一,要做的是首先得正心,才能不将自己对内心的“忠诚”衍变为悖乎道德之举。要正心还要健全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否则将满腹疑惑,亦或固执己见。再其次是要达到身心的默契,达到灵与肉的统一,否则灵与肉相互厮打,最终成了矛盾的个体,向外和向内的世界不得平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我看来并不意蕴着要放弃从经验中吸取智慧,卸下人生包袱和积累,也非放弃改变的机会,或是执拗的埋头,而是要将人的善性,真诚,梦想和期待的能力贯穿始终。“最接近心的地方”大抵如此,人人都有个性,个性是环境的产物,何为每个人最真实的成分?它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交流,倾注和爱当中,撇去虚荣和推卸的杂质,离纯粹就能更近一步。
路由实干开拓而来,天才的道路也并非不费力气,而普通人的捷径和轻松感常是减少努力和付出以腾出的空隙。痛苦不等于自己对目的的虔诚,也不能等价于努力与坚守,我们对过程的感受,其实是对路径的感受,曲径通幽,康庄大道皆在乎个人的选择。不可麻痹自己,自欺欺人,也不可不在乎路途的感受与风景,保持积极清醒并不断汲取智慧,是追逐并经历好一条条人生路的不二法门。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因为有路,我们是大洲和陆地的一部分,人本能的寻找共鸣。路既是沟通交流,也是达到。此岸和彼岸,心灵之间的联系,共鸣,或是矛盾和创造,都基于路而诞生。家,国之间也是如此,有形或无形的路,承载着物质与文明,但都打破隔阂,满足物质及精神文明的需求,碰撞出星星点点的人文之火,之光。我们需要社会的活力,需要思想和文明的创造,需要跨越时代的一次次进步与创新,正体现着我们需要开拓崭新的路,以继往开来,以贯古通今,以大同的理想和使命,为世界踏出自己笃定向前的一步。
这个星球本是荒野和大海,如今秩序井然。人注定是向前行进的动物,每个人用自己的勇敢和信心向未知迈进。这绝妙的规律,让我们得以生存和发展,得以在如今去感概这规律背后的诗意。但个人的缜密逻辑与布局实在有限,无人能保证自己不出错,无人能用回望者的眼光清晰的判定每条选择的价值,可最终,我们能提高感受的质量。每一段历程都是一段美,有的醇香浑厚,有的酸涩清凉,有的淡雅澄透,路是饱满的艺术,仍然,是诗意的理性。
路,在自己的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