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拆不成器

孩子打游戏,千万别抢他手机!

2023-08-11  本文已影响0人  琬君说

孩子在专注打游戏的时候,一定一定不要抢孩子的手机!这种方式对亲子关系的危害相当的大!

到底危害来自于哪呢?

这本《屏幕时代的养育》一书里,作者很详细的从脑科学的角度把孩子当时大脑的运转状态做了分析。

当孩子在拿着手机非常专注的的打游戏的时候,他的大脑前额叶系统,就是负责逻辑性、思考、分析、判断、计算等等功能……负责大脑理智的那一部分,在这时候这部分大脑是处于缺血的状态,是不工作的。

那么,血都去哪儿了呢?

咱们鼻子后面,有一个地方,就叫杏仁核,这一部分是负责我们情绪。

在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中,他聚精会神,马上要过关了!这时候,人是处在一种非常紧绷的状态。

当家长,往往认为孩子既然“沉迷”了,那就一定要“唤醒”他!要“唤醒”,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尽快脱离目前的情境,就会把手机给拿走。但是,这种方式,能够唤醒的,其实是一头充满情绪的野兽。

为什么呢?

因为这时候,他的大脑前额叶的“理智脑”不处于工作状态,但当你把手机抢走的时候,他所有的行为都是杏仁核,也就是“情绪脑”在工作,他就一定会把所有的情绪——愤怒、无助——释放出来。

释放给谁呢?

谁抢他手机就释放给谁!

所以,小一点孩子可能会大哭,大一点孩子可能就会直接骂脏话,那么作为父母可能更接受不了,这个事件就会由孩子的休闲游戏,开始变成非常强烈的冲突!

甚至,之前就曾发生过一个真实事件,杭州的一位爸爸特别生气儿子一直打游戏,就抢走孩子的手机顺窗户扔出去了,结果孩子也跟着手机一起飞出去了,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抢手机、把iPad踩碎,给电脑断电、给家里断网,类似的事情,都不要做!

那孩子沉迷电子产品这事儿怎么办呢?我总不能随他去,让他想玩多久玩多久吧?!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用一个媒介去唤醒他——沙漏、闹钟、计时器等等,最好是能有声音的物品。

1、先认可

孩子拿起手机:“妈妈我玩20分钟游戏!”

这时候,咱们可千万别“不行,就能玩10分钟!”这就让自己一下子站在孩子对立面了!

你想想,让你拿手机只刷10分钟短视频,你能爽吗?

所以,先对他表示认同:“妈妈知道了,你玩儿吧,玩开心点!”

2、做约定

当孩子认为自己是被认可、被理解的,接下来再对他提要求,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到吃饭前大概还有半小时,这30分钟都给你。你自己定个计时器,还是妈妈给你定一个?”

闹钟或者计时器,最好带孩子一起去挑,让他自己挑选他喜欢的样子,看上去很有趣的。

当孩子原本已经完全被游戏给淹没了的时候,当闹钟这个媒介“叮呤呤”一响的一瞬间,他大脑的注意力就会从游戏的聚精会神状态中被中断一下。

游戏特别专注的时候大脑血液都在杏仁核——充满情绪的那部分。但是一听铃声,“唰”的一下,血就会回到负责理智思考的大脑前额叶了。

那么这时候,他就不会把自己的情绪、愤怒投射给妈妈。

但是如果那时候是由人来叫,那就所有的问题都是妈妈的问题,谁来叫就是谁的问题,那么这个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一定会发生冲突。

认同、约定、外加一个小工具,完美解决由电子游戏产生的冲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