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博说:翡翠山晓理想家,是恢复一种山给人的向往

2019-02-27  本文已影响2人  建筑档案

本图片仅供欣赏

重庆朴乔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 冯博

一次理想家的营造经历,就是恢复一种山给人的向往。

此次卓越万科翡翠山晓的景观是由景观设计师冯博及其团队共同完成,在这样一个多元竞争的市场之中,万科这一次又如何利用浅山景观生态营造理想生活之家?如何通过与山的对话实现北京这一处浅山之中的景观营造,在这一方山水之间,如何实现建筑于景观的深度融合?如何让在城市生活的更好,又如何把诗和远方放在生活之中?这次对话,与冯博共同探讨在山晓之间。

示意图 仅为示意图仅供参考

示意图 仅为示意图仅供参考

对翡翠山晓这块土地的最初认知是怎么样的?

冯博:这块地首先是非常好的自然资源,包括漂亮且巍峨的西山,一下子就打动了我,项目本身也算是真正地坐落在山脚下。随着城市开发,项目周边的地块开发后,并没有很好的把自然资源延续到社区里面,或者延续到地块本身。那么在设计景观的时候,我们就有了一个重要的理念:“恢复山给人的向往”。我们当时的想法就是怎么能恢复山,从景观的层面上恢复山,带给社区或带给城市不一样的景观,像“壁虎”一样,可能把它开发掉了,或者残破了,但是它能再慢慢的生长出来从而达到做一个可生长性的景观社区。

示意图 仅为示意图仅供参考

“恢复山”需要考虑什么因素?

冯博:首先,怎么去感受这个山?怎样会有一种在山路山脚下或者山林里走的感觉,我们希望能在整个景观设计中把这种山间穿行的意境体现出来。随着景观设计的深入,我们发现建筑也做得越来越有意思了,建筑设计提出了一个山间剧场的大理念,那作为景观设计一定要和建筑有机的融合在一块;另外恢复西山带给人们的亲切感受,就要恢复自然,同时还希望建筑能从山里面,从景观中生长出来,这是一个景观和建筑相互融合的过程,和其他项目不一样的就是这里有真山真水,景观和建筑也是共生共存的状态。

效果图 本图仅为翡翠山晓项目规划效果示意,与实景存在一定差异

这个项目是要做北京的浅山社区,在景观设计上有哪些不同?

冯博:我觉得这个项目最大的特点或者和以往万科翡翠系最大的不同是它本身就在山脚下,拥有真正的依山而居的条件。因为在很多城市及城市区内的别墅,只能靠人为的景观去打造,但是并没有办法拥有真正的山水条件。

整个社区里延伸了西山的文化气质,我觉得有一句话可以成为整个设计中的原点,就是“居山水间者为上”。这是这里的物质性格,它是山水,也是北京文脉的延伸,我们借用非常有名的西山十二景,在社区里截取了一些片段,提炼出西山八景,融在社区里面,延伸真山真水且与文化相依的思想。

向左滑动更精彩

效果图 本图仅为翡翠山晓项目规划效果示意,与实景存在一定差异

住宅社区不一样,有很多个地块组团分部,每个地块各有特点,它是逐级式的形成台地。每个地块逐级递增和东北角的山形成衔接,是一个递进过程。每个地块里面会有不一样的主题,所以三个社区有三个不同的主题,形成了三个园,有一条轴线将三个园子贯穿起来。展示区本身是台地,建筑嵌在整个台地之上,我们设计了一些开敞的公共服务空间,或者可以理解为生活和艺术广场,让城市周边的人可以最直接地进入建筑里面。在整个的流线设计上,可以实现林下休息,丛林穿行,然后到达山晓剧场。

效果图 本图仅为翡翠山晓项目规划效果示意,与实景存在一定差异

效果图 本图仅为翡翠山晓项目规划效果示意,与实景存在一定差异

在整个社区的一轴八景上,有没有一些特别的设计?

冯博:首先从绿化生态设计上来说,我们用了很多色叶的植物。大家都知道西山是一脉相承的,它给人最多的是什么?就是红叶。所以说整个设计里面,我们除了在地形或者空间有这种思考,在植物上也用了大量的色叶植物,比如用了很多的黄栌,元宝枫或者五角枫之类的多样色艺的树种,到了秋天的时候整个地块都会变色。

效果图 本图仅为翡翠山晓项目规划效果示意,与实景存在一定差异

在行走的过程中,我们设计了空中的廊桥,希望能人在树梢中穿行而过,同时还设计了一些小的瀑布。当然瀑布可能由于一些限制条件,我们没有完全实现,但是我们设计了一个从山谷里流出来的一条小溪形成叠瀑,人们可以站在廊桥上面去看花园,赏溪谷,这都是对自然森林的一个诠释,希望能在整个行走过程中,也可以流连于不同的西山小景之中。

示意图 仅为示意图仅供参考

在景观设计的时候,各个区块有哪些不同的思考?

冯博:整个社区它有很多个地块组成,在设计的时候,我们不是单独考虑一个地块,而是将整个串起来,串起来之后就有了统一的城市绿地,也就有了城市的公共空间,这个城市空间又和社区的出入口以及社区的生活场所融合在一起,这是景观一体化设计

比如在这个项目里面它有一些市政绿化站,可能会做一些保护性设计,在做整个项目的时候,我们就会从整个社区和城市的关系去做大量的恢复,希望把山的植被延续到整个社区的公共绿化,也就是延续到旧城社区边界的公共绿化里面来,由此形成一个整体的生态景观关系。这是一个大的集群,在每个不同的功能区,有一些分散的公共区域的布局方式,从而形成一些节点,把它的所有社区功能活动形式不同的群体连贯起来,达到一体化的统一性。

示意图 仅为示意图仅供参考

社区入口除了满足人正常的进进出出,在这个项目上,结合社区的入口空间以及城市的一些界面上设置了很多公共的一些功能布局。比如有邮局、小型的菜市场、幼儿园。整个设计在功能上实现了互相融合,让人们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景观设计在未来会和城市形成怎样的关系?

冯博:作为景观所能去掌控的,还是和城市之间建立起一些关系。因为在前期规划里面给了一些条件,所以说景观会最大化的把社区的界面充分地串起来,同时对于城市来说,它是一个和公共空间融合,而不是一个社区或者一个区域,你会能感受到它的整体性。

那对于将来最大的意义,还是对于开发的一个引领,因为在这之前我所接触的很多的开发商,大部分还在做地块内的一些工作,它对区域外的这些关注点并没有那么充分,或者和政府的界限画的比较明晰。而在这个项目里面,我觉得它最大的意义还是在于一种引领,对于公共空间或对于城市界面空间的一些思考所带来一些引领和示范作用。

跟建筑设计在配合的时候会有摩擦或者碰撞?

冯博:一定会有的。我觉得在和建筑设计一块互动的时候,大家有一个很一致的目标,就是怎么把这片山景利用好,创造一个山脚下的生活社区,怎么能让它更完美,但是这里面肯定还有一定冲突的,冲突在于大家对于空间的理解上。

为什么我们要成家园?

因为它先有园,再到家里,再到房间里面就组成了我们的家园。但是在建筑规划的时候,往往是在设计那个家或者那个房,人们要从人的使用角度里去行走,去体验,在这一块往往有一些场地大小、功能需要的冲突。

举个例子,做台地建筑部分是最难的,挑战也是最大的。因为有了高差,就需要做一些处理高差的界面,比如我们的挡墙或者一些小的台地。但是处理挡墙和台地的时候,都需要和建筑发生关系,那在这就需要大量的沟通。如果没有沟通好的话,会显得非常生硬。就像刚才说的,想恢复这种很自然的山,那就会出现很不舒适的地方,这块是我觉得沟通最多的,也是达成共识最多的地方。

效果图 本图仅为翡翠山晓项目规划效果示意,与实景存在一定差异

效果图 本图仅为翡翠山晓项目规划效果示意,与实景存在一定差异

这次景观设计经历跟您之前做其他项目有什么不一样?

冯博:首先它是自然环境很好,第二个就是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会和建筑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开发商共同地交流,他们非常尊重设计。在试验的过程中,他们非常尊重客户使用的一些需求,比如在整个做社区的时候,它是台地式的空间,这里面无障碍就变得极其重要。所以说在每一个小的入口,公共活动区域,都要为人们的便捷使用,考虑这些无障碍,就是对这些细节的这种关注,是非常在意的。

每个人能很便捷的回家,在公共区域里面能有很便捷的使用。这就是我们和其他社区不同的地方,就是非常尊重客户真正的使用需求,真正地为他们去思考。

示意图 仅为示意图仅供参考

您觉得在做景观设计服务的时候,有哪些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冯博:我觉得第一个是功能,不管是万科还是其他开发商,这是我们都非常在意的。当然功能里涵盖了很多,比如对老人的尊重和对年轻人的生活习惯,以及对儿童的活动空间,那可能要不断地去思考,同时要合理的结合社区所形成的空间布置进去。第二个就是对整个自然环境的尊重,这也是一个非常关注的点。

效果图 本图仅为翡翠山晓项目规划效果示意,与实景存在一定差异

效果图 本图仅为翡翠山晓项目规划效果示意,与实景存在一定差异

效果图 本图仅为翡翠山晓项目规划效果示意,与实景存在一定差异

第三个我觉得跟万科合作不一样的一个地方,就是万科提出来一个城市运营商的大理念,所以在整个设计规划上,我们和其他开发商往往会从独立的地块考虑很多,当然你也需要考虑社区外,但是它不会像万科一样注重社区和城市界面的关系,社区和城市之间的关系,那它会非常注重。

因为从大的政策上来说,大家都在希望拆掉围墙,将社区融入城市里面,但是当这种条件还没有完全实现的时候,万科已经走在最前面,提供了很多公共使用的空间。这点是非常值得尊重的,也是很多开发商做不到的。

(本文图片由卓越万科·翡翠山晓提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