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和尚

2018-11-29  本文已影响238人  漱弋

    在南雾县的山上有个普明寺香火很盛,寺里面和尚点的好卤水,做的豆腐阖县有名。

      多少年过去,寺院的墙都被香浸入了味儿,受不住的斑驳了,世道也乱了。匪盗不绝,还谈什么香火,饭都没得吃,大小和尚们各找出路去了,因为做和尚多少识得几个字,又有给香客普及佛法的经历,这些和尚在土匪里倒成了人才,改行改的各个如鱼得水。

    师伯拉师侄,师兄拉师弟,剩的最后寺院里只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他俩忙时拾掇菜地,闲时老和尚带着小和尚敲木鱼念经,念得永远那几句“。”,老和尚是从剃度就被断定没有慧根,在寺院专管种菜的,几句念了大半辈子,并不知道有什么意思,如今不过照样传给小和尚罢了,小和尚是老主持收的最后一个弟子,只随着老主持圆寂寺院就散了,自然这还不到撞钟高的小弟子是走不得的的。

    他们的寺院太偏远了,小和尚从此没见过第三个和尚。他俩把和尚当一门营生来做,就像山脚的夫妇开茶铺子,就像铁匠打铁。要是哪不一样,除了每日敲钟,坐在佛前发呆(小和尚睡回笼觉),洒扫,种菜之外他俩还负责去给濒死者念经(以前轮不到老和尚的),这个地方的人也不知道或者不在乎他们念得不是往生咒,有这道程序就行。小和尚问过老和尚,“师父,蒸的有来世吗,那他们来世万一投到今生的敌人哪里怎么办,起码猪肉铺子老板肯定不想到刘铁匠家。”, “我又没死过我怎么知道,咱们去念经就是陪陪他,要走了多害怕呀,这时候家人又只知道哭,可不得咱们去,可不得念经不然说什么。”。老和尚提着手里的肉说。不知道是不是老和尚半道出的家的缘故,心底觉着小孩还是得吃肉的,而且他也馋肉,这辈子才吃过几回啊。慢慢的偶尔老人家大寿或者有人去世家里给的粮食有盈余就换成鱼肉吃吃。

  对小和尚来说新年从甜甜的豆花开始,过年时候老和尚会带着他做豆腐。把八月收的黄豆搬出来,用一个下午仔细留出清明时候豆子的种子,剩下的就用来来做豆腐啦。挑出来没有坏粒的豆子去皮得泡一个晚上,第二天晨起的钟总得比平常早两刻响,早课也草草结束,磨完第一遍离白白的豆腐,甜甜的豆浆就近了好多好多。寺里的和尚历来黄豆磨一遍用纱布滤去豆渣后会再细细磨一遍,这才倒入石膏,小和尚负责等它凝成后提醒老和尚,老和尚盛出一大碗给小和尚之后就把它放入垫好纱布的木模,盖上纱布木板,放上石块,再压出水分,豆腐就成了。做好的豆腐得挑下山卖了换成过年需要的其他都东西,幸好山下的人都还相信他们的口碑,东家一块西家两块大家的年也就过了。

    一年又一年,山下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只是渐渐少有人找和尚去念经了,官家收粮食收了还收,家家都不够吃了,其中老人早早备下木料的还好,更多人草席一卷家里还有人的哭两声也就埋了。老和尚每日早上撞过钟之后就带着小和尚给山下的亡者超度,人没了哪能没听往生咒呢。隔壁山头的道士也来了,只是人还是不够,老和尚早就是老和尚,走快了没成想跌了一跤骨折了,猎户给把骨头夹好给涂上了虎骨膏,又帮着小和尚把老和尚背回寺里。老和尚不让小和尚留下照顾他,他横竖不下床养着就是了。小和尚想想觉得也是,每日煮好粥依旧下山去了。

    休养将近两月,老和尚终于可以下地慢慢挪去菜窖,想着小和尚快回来了做点热汤饭。恰逢一只野猪在菜窖霍霍,老和尚没忍住惊叫出声。。。。等小和尚回来时满地的鲜血,老和尚被拖到林子里,已经不成人形了,隔壁的道士帮着小和尚给老和尚收敛骸骨,给圆寂了。山下的人把孝服披上,和冬天的刺猬一个样。小和尚把寺里归置好,下剩的米面分给孤寡老人,投奔师兄去了。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