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高考工厂”衡水中学看起来更像是“传销组织”
衡水中学向来以“超级高考工厂”著称。视频里看到在那里,类似“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往前冲”,“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鸡血标语、励志口号随处可见。为学生们去营造学习的氛围。有的学生睡觉袜子也不脱,一顿饭只吃五六分钟,是为了“能走着回教室(而不是跑)”。当被问到在这是压力大还是收获更大时,女同学笑着回答“收获更大”。我想说,如果不是这么回答会是怎样?
前不久衡水中学分校在浙江平湖揭牌,这标志着以高考重点录取率高、军事化管理等为标签的衡水中学正式进驻浙江。但在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方红峰看来,尽管程序合法,但这样的“高考工厂”与浙江教育理念相抵触,“他是个应试教育的典型,他眼睛里只有分数没有人。跟我们浙江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不符合,他们认为是先进,我们认为是落后的,我们浙江不需要。”
衡水中学的模式是社会和学生的共同选择,还是素质教育的倒退?我想谁都无法说服谁。
我们经常高喊的“素质教育”,似乎成了一种奢侈品。素质教育也越来越成为一种“面子工程”,国家提倡全面提高的素质教育,但最后的考试看的还是整体学科的分数。分数始终是一个永远避免不了的话题。家长和学校都深知中国的考试是一锤定音。我身边的家长,就在这个“五一”假期,还是让孩子补课三天。
可能在大部分人来看,高分数与高素质是“鱼和熊掌”的问题。我们的教育更加注重努力,而忽略了天赋的存在。因为这种高压的努力让我们心里更踏实,在家长看来,这样会让我们的未来更保险。教育的权利是公平的,但是教育的资源是失衡的。这不仅仅是我们的人口基数大。
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这就不得不意味着另外80%的人要去竞争那20%的财富。人的社会性是在于追求更好的生活,人的动物性就体现在追求的竞争之中。考试只不过是一种相对文明而且平等的竞争方式。
自从考试制度以前,读书一直都是一种比较昂贵的“消费”。一般的穷苦家庭只能是依靠田间劳作这样的小农经济以求自饱。根本没有精力或者能力来读书。读书是那些富家子弟才拥有的特权。《兰亭集》不就是几个有钱人在开party吗?
但是自隋唐诞生考试制度之后,穷苦家庭看到了希望。但也是读书在我们中国功利性的开端。“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宋皇帝赵恒的一席话,就说明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考取功名后,能得到权力,财富和美女。这些又有谁不想要呢?而且这样的观念伴随着这样的制度,一直到现在。
衡水中学校训:追求卓越
办学宗旨: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素质全面的现代人
办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
校风:博学笃行合作进取
教风:爱生严谨善诱创新
学风:厚积有恒深思求异
提高成绩无可厚非,但是这样一种近乎以“洗脑”的方式,也确实让人反思。我们是教育,不是搞“传销”。我们是要教出学生,不是交出学生。而且这样的方式俨然与衡水中学自身的教学理念相违背。而且还有很多的中学都在模仿这种模式。很不幸,我的高中就是这样。我还曾经看过他们学校跑操背单词的视频。但是你们不觉得这样的方式却也是“培养”了一种“懒人”吗?一种思想上懒惰的人。
不得不承认,考试是一种比较先进而且公平的社会再平衡的一种方式。我不否认在衡水中学的孩子能够考上比较好的大学。这是他们努力辛苦,应得的。其他中学与衡水中学,就像打游戏一样,你是普通练级,难道你还不允许有个人民币玩家虐你吗?我可以很明确的说,越是学校好的学生,综合素质越高,应试教育应该是靠自身实力跨越阶级的最快的方式。但是我们的确需要一个更合理的过程。最起码吃饭时间长一些吧,五六分钟吃完,一两天没事,一两年,你试试。
其他文章,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