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散文美食

景颇鬼鸡

2017-10-22  本文已影响27人  顽童小逗豆

每次下田野,看到满地跑的鸡,在湖南,我想的是辣子鸡,在大理,是黄焖鸡,在德宏,是景颇鬼鸡。

景颇男人在家可以不做饭,但在家外,尤在仪式中,做不好鬼鸡和鸡肉稀饭,就断了人生一大前途。传统上,男人做仪式祭司,通鬼神,是人生的辉煌,表明他为人正直,有才干,人认可,鬼也买账。做祭司,始于给鬼神做菜。献祭都有稀饭,即便鬼神没要求献鸡,人们总要杀鸡煮稀饭。有鬼神,就有鸡肉稀饭和凉拌手撕鸡肉,鬼鸡由此而来。

做鸡肉稀饭,一开始很简单。一大口锅,放水,烧开,沉入米和洗剥好的整鸡,猛火烧。米和水翻滚着撞击鸡肉,涡流回旋,肉味和米香渗进水里,沿蒸汽溢出。鸡熟了,取出,祭师按规定切成祭品,厨师就用小火收水,让米一点点润曦。祭师切完祭品、念诵祭词时,厨师熄火,打开锅盖,柴火余温穿过大锅,透过水米,升腾而去。水缓缓消弭,米粒一颗颗清晰可见,又彼此粘连。最后,采一把路边野菜,洗净,切碎,和盐一起放入搅拌。

吃过各家鸡肉稀饭,鸡一样,米一样,味道各异,关键是小火的火势,和熄火后余温升腾的时间,让肉味水气缓缓入米,深深浅浅,带来不同粘度。稀饭口感或粘滞,或粘滑,一口咬下,肉香从米中溢出。煮熟的鸡肉手撕开,拌上芫荽、舂碎的新鲜辣椒、盐和姜丝。红、白、黄、黑(如是乌鸡),特别显眼。

在野外祭祀,食物都用芭蕉叶包,撕下小片蕉叶做平底勺,或削竹筷。男女分开,结婚的,没结婚的,分到不同食物。鸡头、鸡爪、鸡心、鸡腿只有年长男性才分到,一小包,里面几小块。边吃边研究鸡头骨、腿骨,找鬼神受祭后留下的暗号。

以前,开荤需要仪式,杀鸡杀猪得有鬼神召唤。仪式中,人们开心舒畅,有酒有肉,鬼神也惬意,留吉祥鸡卦。

食物是性别和年龄分化的标志,也是人神的分界和连接。田野中,没结婚时,我跟老人一起吃鸡头和鸡心,婚后,我还跟少男少女一起吃。田野中的人类学家,既是男人,也是女人,用老人的眼观察,孩子的心感知。我们把食物吃尽肚子,吃进思想。不同食物,代表社会的不同思想,没吃到,就无从感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