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乌龙
今天老师的主题有两个一个是乌龙茶的分类介绍,一个是用喝茶的方法去感悟食物(番茄)。老师一上来给我们喝了一个茶,然后让我们猜猜是什么茶。我们从外形香气茶汤的颜色还有叶底及茶的滋味五个方面去判断。大家对于大类乌龙茶都没有异议,但是具体是什么乌龙茶,有人说是包种,有人说说东方美人,有人说是岩茶水仙,但是从叶底的叶片来看,叶子要比台湾的包种小,从发酵程度来看没有东方美人发酵度高,从汤色来看黄中带边红又不及岩茶深,没有明显的岩韵。香气上有点像包种,但滋味上又不明显。大家都有点摸不着头脑。后来老师介绍了这个是广东的单丛乌龙茶锯朵仔,名字也很广东嘛,香气是杏仁味,但是欣欣和老师都觉得有点芝兰香。
然后老师又考我们介绍乌龙茶应该从什么着手,萧萧说长条型和圆形,可能第一感觉只能先想到外观吧。老师说第一要先说乌龙茶的产地,分为福建,广东和台湾。福建又分闽北乌龙和闽南乌龙。(闽北:四大名丛:水金龟,白鸡冠,大红袍,铁罗汉+半天妖。还会有些小品种:玉井流香,天女散花,红鸡冠,石角(特别硬朗的茶),石乳,梅占,老君眉等等);闽南:安溪铁观音,漳平水仙(小正方块紧压茶)。然后老师说乌龙茶的点评不能说叶片粗老,而是说成熟,普洱等黑茶可以用粗老来形容。广东乌龙从香气来分类,有蜜兰香,玉兰香,芝兰香,杏仁香。按照产地分有凤凰单丛,揭阳的乌岽山,红茵(鼻祖),水仙。而台湾乌龙分为:包种,冻顶,高山乌龙,东方美人(白毫乌龙),发酵度高的乌龙茶也俗称台湾乌龙,猫空山的木栅铁观音等。
从形状上分类可以分为条索,球状和半球状(没球状的紧实)。按风味来分有清香,浓香,焙火。按年份来分有新茶和陈年的茶,老乌龙还会有药香味。
老师还提到了宋种-东方红,当然连老师都没见过。
岩茶的硬气和焙火重,台湾乌龙的温婉,单丛的口味像生普的刺激感,蜜甜香。让乌龙的滋味丰富,可以成为我们区分它们的依据,也可以让我们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
接下来,我们品尝了各种番茄,有平时我们常吃的小番茄,大番茄,还有从来没有品尝过的海涛的铁皮番茄。从外形和颜色,来联想到茶的区别,再闻了闻番茄的香气,最后一个个品尝。小番茄入口甜,滋味单一,大番茄寡淡,海涛的铁皮番茄,吃起来沙沙的,闻起来清香,入口酸中带甜,吃后口感清新,确实好吃。老师说食物都是有能量的,让我们以后好好的去感受每一次食物带给你的味觉体验。
最后老师给我们喝了野绿,一万多野生的碧螺春,还有茶种不错但加工工艺杀青没有杀好的黄山毛峰。先喝了毛峰,香气中有点生青味,茶小而带有毫毛,入口滋味没有后劲,喝后过了会就会有毛毛的涩感,和以前茶的涩感有很大的区别,这不是茶本身的问题而是加工工艺的问题,茶原料感觉还是挺清的。后来再喝了野绿,口感的舒适度极致了,回味舌头两边都甜甜的,口腔也很开阔的感觉,清香悠悠的在口腔中飘荡。喝着喝着背后出了些汗,人也通透了。最后喝了野生的碧螺春,没有留下特别的印象。
今天老师泡茶的方法也变了,用了两个盖碗,倒出茶汤,然后再给我们分茶,感觉比直接出汤的茶更柔和,融合,层次更丰富。当然回去还好再好好做实验。
最后吃了苏苏同学寄来的广西灵山的荔枝,听说昨天刚采摘的就寄过来了,口感嫩,可口,汁水也很饱满,甜度适中。由于荔枝多吃上火,娟娟老师教了我们连皮带肉啃荔枝,更有一种别样的清新口感,也能解火气。
今天一晚的课程实在太丰富,让我回家都有点兴奋,又失眠了,哈哈哈,早上带着困意看着笔记,给没来的穆穆同学做个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