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言菊语】《祖父的园子》听课随想
今天上午听高志恒老师讲《祖父的园子》第一课时,听课简单记录如下:
一.由作者介绍导入
二.讲授新课
(一)整体感知
1.听录音、圈出生字 .注上拼音
思考:园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多音字 晃(huǎng)(huàng)
3.生字词语指导:
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重点识字: 蝴
①指导“承”笔顺。
②“拔”和“拨”区别。
③“瞎”“割”部首区别识记。
(评:不同的字采用不同的识字方法,值得学习。)
会读词语:蝴蝶……倭瓜……栽花……
观察三组词:动物 昆虫,植物 活动
(评:老师出示词语让学生归纳,也可让学生找一找,再由老师总结归纳)
4、整体感知:借助三组词说说课文写了什么?梳理文章脉络
(1―3)(15―19)主要写园子里有什么。
(4―14)“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
(二)学习第一到三自然段,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
1.关注第一段第一句话: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追问这段话在这段话中的作用。
2.关注重点句:“蜜蜂嗡嗡地飞着……”叠词的运用。
3.关注重点句: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先……先……)(发光……闪烁……)感悟园子里的生机勃勃,植物茂盛。
4.读这段话。
5.关注重点句园子别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评:出示不同的句子,关注的侧重点不同)
小结:祖父的园子是一个――的园子。(五颜六色,生机勃勃 丰富多彩)
(三)学习15―19段,思考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哪些句子触动了你的心?在旁边做批注。
1.关注句子“凡是在太阳下……都会回答似的”(课后第二题)
2.用“就像……就像……就像”说一句话,
3.读相关段落“花开了……都是自由的……”
(评:围绕课后题设计问题,通过重点词语感悟作者童年的快乐)
三、拓展延伸(小练笔)
四、布置作业。
听课随感:
这一节课高老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明晰,先是生字词的处理,然后是课文脉络梳理,接着是重点段落重点句子感悟,最后是一个小练笔。作业布置围绕课堂重点设计,起到了巩固复习的作用。对于生字的指导,采用范写指导、部首对比方法。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这一个环节上是重点指导“帽”字,他让学生先板演,然后再指出“帽”字右上角部分,不是“曰”也不是“日”,并讲了“冃”字的来历。帮助学生识记加深印象。于老师是在2012年讲的这一课,用的教材是苏教版。可能和统编教材关于这一课的生字识记要求不一样。不过,我认为,采用字理识字法,学生兴趣会更高一些。高老师在处理会认的词语“倭瓜”时,出示了一张图片。于老师则是用“倭”字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倭指海盗,东北人把倭瓜又叫南瓜,传说南瓜是从日本引进的。经过于永正老师的讲解,连我也跟着学到了好多知识。于永正老师不愧是全国特级教师,他对文本的把握教材的研究真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说实在话,近段时间研读于永正文集,越来越感悟到于老师的人格魅力。今天第一次在网络上听到他的声音,感觉很亲切。他朗读课文的能力,让人敬佩不已!听了高志恒老师和于永正老师同课异构《祖父的园子》,给我很多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