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

逻辑后果与自然后果

2021-04-17  本文已影响0人  听雨轩1号

        《正面管教》第五章的标题是“当心逻辑后果”,这一章讲到的是孩子的不当行为所引发的两种结果:一种是自然后果,一种是逻辑后果。

        自然后果不同于逻辑后果,自然后果:是指自然而然地发生的任何事情,其中没有大人的干预。如:站在雨中,就会被淋湿;不吃东西,就会饿;时间花在玩游戏上,没有时间写作业了。自然后果是自然发生的,孩子们从自然后果中可以清楚地学习到和体验到行为的后果。文章中举出了自然后果发挥作用的事例:一个孩子常常忘记带午饭,家长不得不中断工作去学校给他送饭,家长多次提醒、多次批评都不管用。因此,家长和老师达成一致,不再帮他解决午饭问题,而让孩子感受一下忘记带午饭而引发的自然后果——肚子饿或者不得不自己想办法解决午饭问题。事实证明这个方法真正起到了作用,孩子不再忘记带午饭。

        大人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的是不去解救,不说教,不干预。大人要做的是决定自己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

        往往大人们经常会在孩子的行为带来自然结果时,会借题发挥“我早就告诉过你不要这样做。”“不让你做,你非做,活该”等等,在孩子承受自然后果时又附加给孩子各种压力。这样做,会妨碍孩子们在体验自然后果过程中的自然学习,因为孩子们会停止体验自然后果,而把心思集中到承受或抵挡家长的斥责、羞辱和痛苦上。

        当然有的大人不会责骂、羞辱孩子,但是会趁孩子在承受自然后果时,强迫孩子做他们认为对的行为。如:不吃东西,就会饿,当孩子们还没有体验这个后果时,妈妈就赶紧备好食物,催促孩子赶紧去吃零食,避免饥饿等等。其实这反而让孩子错失了学习和体验的机会。

        逻辑后果则不同于自然后果,它是人为干预的结果,针对孩子的某些不当行为,大人和孩子共同制定规则,在孩子出现这些行为时,应该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和后果。这种逻辑后果有一定的可行性,也能帮助一部分孩子改正坏习惯。但这里的逻辑后果和惩罚又容易混淆,因为人们因自已的情绪,在处理问题时很容易把它演变成惩罚。这样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会起到坏作用。因此作者并不提倡使用逻辑后果的方法。

        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二者的关系:

        1.某些时候,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是恰当的、有帮助的、有收获的。

        2.逻辑后果是家庭和学校最为广泛使用的方法。父母和老师们可以从我们的讨论中发现什么是真正的逻辑后果,以及如何恰当使用。

        3.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对孩子的作用可以是尊重性的、鼓励性的、然而却经常被误用或未被充分利用。

        在运用得当的时候,孩子们就能从中学到有助于他们以及尊重和有尊严的方式培养责任感和义务感的大量东西。尽管自然后果通常是帮助孩子培养责任感的一种方式,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不宜采用自然后果:

        1.当孩子处于危险中的时候。例如,我们不能让孩子体验在大街上玩儿的自然后果。

        2.花时间训练。在孩子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大人们仍然需要花时间训练孩子。

        3.当自然后果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权利时。例如:大人不能容忍孩子朝别人扔石头的自然后果。

        4.当孩子行为的结果在孩子看来不是什么问题时,自然后果就不会有效。例如:不洗澡、不刷牙、不做作业或者吃大量的垃圾食品,在孩子看来都不是什么问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