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老得快,是湿邪在作祟

2018-03-27  本文已影响0人  315e7b71df9e

30岁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告别了20多岁的单纯浪漫,还远离40岁的深沉厚重,30岁的女人应该是一朵盛放的花,灿烂芬芳.很多30岁的女人却仿佛正

​​ 30岁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告别了20多岁的单纯浪漫,还远离40岁的深沉厚重,30岁的女人应该是一朵盛放的花,灿烂芬芳.很多30岁的女人却仿佛正在经历一场浩劫,不少的人开始出现衰老的症状,皮肤粗糙,皱纹横生,烦躁焦虑,对丈夫的温存也有些力不从心了。这些本应该40后出现的更年期现象都提前漏出了狰狞的面目,困扰了很多姐妹。而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阳虚。而阳虚的原因是体内湿邪当道。

《黄帝内经》认为:“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证是因为体内有寒湿,而且中医认为虚证的本质就是衰老。所以,很多女性的更年期提前就是由于寒湿在体内作崇。外寒与体内的热交织在一起,又为湿邪。湿为阴邪,遏伤阳气,阻碍气机。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易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热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用再多的化妆品都只是做表面功夫,起不到根本作用。

那么什么是湿气呢?

湿气主要来源两个方面,一是外来的如居住地潮湿,淋雨洗头未及时弄干,穿未干的衣服,坐卧湿地等。二是内生的如吃太油腻,喝冰啤酒,冰水,吃冰淇淋等.

湿气有三大特点。

一是笨重混浊。湿气依附在身体某些地方,和周围的物体紧密结合,物体湿的状态时会比干燥的时候重很多,所以体内有湿气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身体或头部沉重;湿气浊会导致体内气血不畅,长期聚集体内又没法去除它,导致有湿气的地方脏乱差,滋生各种毒害。

二是难缠粘人。什么东西被湿邪盯上,就好像被缠上了粘液,各种不爽,比如大便粘滞、小便不畅等。此外,它很难去除,且病程较长,比如风湿、温湿病等。

三是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气本质上属于阴邪,具有黏腻难缠的劲头,会赖在脏腑经络上不走,导致气机升降无能,于是阳气就没办法生发了。所以,被湿邪困住的人,一般阳气都不旺,表现为脸色淡白、精力不济。

生活中怎样避免湿气侵入身体呢?养成良好习惯,让湿邪难近身。

1.勿酗酒,减少是浊沉积。

2.少吸烟,避免湿热伤身。

3.湿邪怕阳光,要健康多嗮太阳

4.多食粗粮少食细,痰湿体质的饮食法则

5.肉生痰,恰当吃素可避邪伤肺

6.良好睡眠,才能赶走湿气

7.劳逸结合健脾胃,让湿邪不得而入

8.气不过昏(生气不要过黄昏)情绪郁结要懂得释放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湿气重不重呢?

1、起床时,看感觉

湿气重症状: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那么可以肯定你体内有湿了。

2、洗漱时,看面色和舌苔

湿气重症状:早晨眼皮肿,或有下眼袋;照镜子时发现自己舌苔厚腻;舌体胖大、或舌边缘有明显齿痕。在夏季,脾湿的人常常感觉口内粘腻,面色晦暗,发黄。

3、吃饭时,看食欲

湿气重症状:到该吃饭的时候,没有饥饿的感觉,而且什么也不想吃;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里胀胀的;在吃饭过程中有隐隐的恶心感,感觉吃下去的东西往上顶。

4.大便往往稀烂不成形,就算大便基本成形便质也很松软,而且容易粘在马桶上很难冲走,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多是湿气重造成的

5.如果体内已经侵蚀到关节的时候,关节也会出现一定的病症,部分气血运行不畅,会有四肢关节酸痛沉重,关节屈伸不利等表现。

6.湿邪困扰脾脏,危害其正常运化效果,会表现出胸闷腹胀、食欲欠佳、饭量降到、不成形等。而因脾虚运化不利而致使“内湿”时,还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却不想饮水、倦怠乏力等气虚、湿困的表现。

在现代生活中,祛湿是我们必须注意和解决的问题。只有祛湿,才能身轻健康;只有祛湿,才能养颜润肤;除寒祛湿,才能永葆青春。体内有湿气,百病缠身.要想健康长寿,祛湿迫在眉睫。

1.可以在做菜的时候,适当地放入一点香料,比如白豆蔻、砂仁、花椒等香料,这些东西有振奋阳气的作用。

2.可以食用一些去湿的食物,比如冬瓜、绿豆、赤小豆、薏米、鲤鱼等,这些食品有去湿的作用,如果自己觉得自己湿气已经很重的时候,可以隔三差五的吃一些,能够缓解情况。

3.适当增加运动量,多做一些挥汗如雨的运动,比如打球、跑步等,让汗出透,这样也有利于气机的通畅。

4.还利用身边的电器,比如电吹风,空调的除湿功能等,让自己周围的环境尽量干燥 。

5.晚上用热水泡脚,跑到额头微微出汗,也可以很好地祛除体内湿气。

6.服用杞菊茯谷散,排去一身湿气。

美再生公司出品的杞菊茯谷散精选21种配料,经12道工艺精制而成。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祛湿品市场中,杞菊茯谷散是一款难能可贵的“以品质说话、请顾客见证”的祛湿佳品。

​​​​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