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读了上百本书,我想和你聊聊我的得与失
两年读了上百本书,我想和你聊聊我的得与失
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原来我为了读书而读书
自己上中学的时候,也有阅读量。读过的不少书都是知道大概讲的意思,足够考试就行。
为了考试读的大部分书考完就慢慢忘记了。
当时自己是因为喜欢读书上的中文系么?不是,当时报志愿家人觉得学个语文不失业,毕竟中文是国语。
刚上大学比较轻松,想着自己学中文的,没读过几本书这说出去多丢人啊。
背负着专业需要的目的读的书,有时候感觉挺枯燥的,但是慢慢的培养了我的阅读兴趣。
现在的我为了兴趣而读书
现在的我每天都保持一定的阅读量,感觉每天不看点书觉得心里不舒服。几天不看,感觉少了些什么。
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了。
两年读了上百本书,我想和你聊聊我的得与失很多人都觉得读了一些书都忘了,还不如不读,没什么用。
记得看过很多人的回答,我觉得特别赞同的是“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的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了我的骨头和肉。”
读书也是。
读书忘掉的是文字,提高的是能力。
很多人觉得自己整天那么忙,哪有时间去看书?
学长说很多的没时间是因为不在乎。你说没时间,其实是觉得不重要。
有时候,少问一些为什么,多问一些该怎样做,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得到答案。
读书带给了我什么?
每一阶段都有独特的阅读感受
刚开始看书的时候,没有什么读书经验,就去搜一下畅销榜上的书,很多人都看的书,应该不太差。
原来看的小说居多,自己经常性的被带进去,好几天出不来。跟着书中的主人公一起开心,难过,愤怒……自己只知道是什么,不会问为什么。也很少分辨出来书的质量高低。
当看了一段时间的书时,感觉书的质量都是参差不齐的。现在自己也不是别人推荐什么书我就买。
但是当碰到自己喜欢的书或者经典的书,《平凡的世界》《霍乱时期的爱情》《三体》……我还是会买回来的,好书值得珍藏!
为什么会这样呢?
刚开始看书,自己啥都不懂,容易被作者牵着鼻子走。
当阅读量积累起来的时候,自己的判断力提高了,思考也深刻了,能够有自己的主见。
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状态,读书这件事,不能急,慢慢来,厚积薄发。
书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原来碰到读书多的小伙伴们就问他们能不能给我开个书单。
当我很开心的看推荐的书的时候,发现很多我都不喜欢,有些还看不懂。
学长说到开书单的问题,我很赞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别人推荐的自己不一定会喜欢,自己喜欢什么书就去读什么书。读书从来就不需要限制类型。
思考,让我越来越有自己的风格
我在思考什么呢?
其实就是瞎想。想到哪是哪,分析其中的人物,想想现实……
有时候听到小伙伴们说我分析书深刻,独特之类的。
我每本书都去花时间思考,一本,两本,三本……这样无形之中就一直在锻炼我的思考能力,认知水平。
这些书上的内容,见解等都在脑子里和我认知不断的交流,碰撞,融合,最后成为我自己的东西。
看完书去思考,得到的是属于自己的东西。
有思想力的书,不断提高我的认知
记得跟一个小伙伴讨论《三体》的时候,他特别喜欢刘慈欣。
他告诉我大刘写的文采虽然不怎么样,但是大刘思考的很深刻,很有自己的见解,有远见。
原来自己很喜欢有文采的书,用些四字词语的,比喻,拟人,排比……越花哨就越喜欢。
现在我喜欢有思想力的,思考能力不是单频花哨的语言就能出来的。它可以帮助我感情上更加细腻,提升思考能力,辨别和看待事物的能力,有着自己的想法。
分享,让我变得越来越喜欢读书
记得刚开始看的时候,自己看完后就说不出来一二。
别人问我,你觉得这本书怎么样?我就说好。好在哪?不知道。在心里表达不出来。
图片发自《怀左蜕变书屋》一年前,我开始在朋友圈,读书群坚持把自己看过的书或者电影感悟给写出来,谁看过我就跟谁在那瞎聊。自己说出来的,不丢人。
我感觉像一种仪式感,可以更好督促自己去阅读。有时候翻翻自己写过的感想,感到很踏实,没虚度。
我感觉自己的文字驾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要比原来强很多。
读书我有哪些需要不断改善?
博览群书打开自己的视野
在读书群里,有段时间,学长带着大家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深度工作》……
自己一开始没想着读。我想着我是学文学的,看其他方面的不是浪费时间么?
读了之后,发现自己以前太局限了,很多都是相通的,可以带动自己更好的理解。读书,不要给自己设限。想读哪方面就去读。
记笔记浪费时间?不输出才是
图片发自《怀左蜕变书屋》我自己原来很少记笔记,原来感觉记笔记太慢,也浪费时间,还不如多看几本书。
听学长讲到他自己记笔记,分好几种笔,做思维导图,整理文档的时候,我就感觉学长写文章可以信手拈来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整理笔记是把自己对于这本书的精华做一个整理,变成自己一部分的过程。
我以后也要都多整理自己的笔记,不断输入和输出。
读几十本书不如读好一本书
图片发自《怀左蜕变书屋》自己读很多书都是读一遍。其中的大概内容还记得,但是真让我说一说其中的细节,我还真有些吃力。
什么书需要反复看呢?
经典书――它们都是经过岁月的检验,价值含量只增不减。
第一次看《霍乱时期的爱情》的时候,我以为女主没有喜欢过男主。
最近讨论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其实女主从未忘记过男主。
经典书都是常读长常的。
读好一本书,比泛泛读百本书更有感触,更有效。
写作需要自己用心去对待
原来的我视写作为工具
自己原来下过写作软件,写过几篇,就再也没发过什么文章了。
写的没多少人看,写着写着没啥意思了,拉倒了。
我不太想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写出来,感觉被人看透了一样。
自己估计看文学书看多了,不屑写文章,觉得写了很世俗化。
自己觉得写作功利,浮躁。我去看那些点赞率很高的文章,很多都是那种流量文,博人眼球,没什么帮助。
我反正受不了,我不愿意这样做。
现在的我视写作是一种表达交流
在这个寒假的学长写作群里,我其实一开始就是想着试试。有时候不尝试一下,自己连机会都没有。
当时学长组织材料搜集打卡,当我写出来文章,有些小伙伴们也跟我积极交流讨论,觉得对他们有帮助。
我意识到写作可以不功利,也没玷污文字。我感到了一种自我价值,可以给别人一些帮助。
两年读了上百本书,我想和你聊聊我的得与失最重要的是我去看了学长一些文章,看完后我没有感觉到我要去嘲笑他,而是很感谢他,能够写的这么真实,走心,接地气。
我有了想表达的想法,自己开心。
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读书踏踏实实,用心,多一点享受,多一点纯粹不会更好一些么?
对于个人――越努力,越幸运,越幸运,越努力。
对于大家――一个人走得更好,一群人走得更远。
读书,什么时候都不晚,一辈子的事情。
送给我自己,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