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睡眠记忆
当每个人都还是学生时都曾为记不住英语单词和语文课本而发愁,这时候伟大的“艾宾浩斯曲线”就会出现,然后不停的被人传播解读。可是当我们真的按照这条曲线去记忆英语单词或者语文课本时,才发现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到底艾宾浩斯曲线是怎样被发现的呢?
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是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生于1850年的艾宾浩斯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心理学。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自己身上做实验。他最著名的作品给世人展示了几项旨在揭示人类神秘记忆的、持久且艰苦的研究。
艾宾浩斯想弄明白人脑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流逝将信息遗忘的。由于担心过去的经历会影响他的记忆力,伟大的艾宾浩斯决定自己创造几百个新“单词”并将它们记住。艾宾浩斯创造的单词都只有3个字母,由“辅音—元音—辅音”的组合构成。已经存在的单词不在此列。(如CAT被排除,CAX与YAT皆可)。每次实验开始前,他都会列出近百个自己创造的单词,跟着节拍器的节拍将它们背下,然后开始尝试回忆单词列表。千万次重复记忆并保证这些单词100%都被记住后,才可以开始进行实验。
在随后的数小时、数天,乃至数月内,艾宾浩斯一直都在尽力重复记忆他创造出的单词列表。1小时后,艾宾浩斯发现他忘记了大约10%的单词。再过1小时,又忘记了5%。3小时后,他又忘记了2%。他不停地在忘记。在关键时刻及时观察自己所记住的单词后,艾宾浩斯发现他的记忆力呈指数递减。他的研究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研究人员如今还在引用他描绘的经典记忆曲线图。
在对他衰减的记忆力进行了多项实验后,艾宾浩斯发现了图表中的一个反常现象。他发现记忆曲线在白天的时候稳步下降,然而晚间的时候记忆中的信息却很少被遗忘。研究人员费尽心思后发现,人们入睡后大脑会自动对记忆进行清理,扔掉没用的事实和数据,并将他们在白天一直试图记住的信息储存起来。为了探索“睡眠对学习至关重要”这一理论是否正确,心理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这些研究都基于同一个简单的概念。起初,研究人员会召集一群志愿者,并随机将他们分成两组。他们要求一组志愿者在早上背下一系列单词,晚上的时候检测背诵状况。与之相反,另一组志愿者则需要在晚上背下这一系列单词,检测在第二天早上进行。也就是说,两组志愿者尽力地背诵单词列表的时间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第一组志愿者白天的时候都在努力记单词,而第二组志愿者晚间的时候则径直睡觉了。正如“睡眠对学习至关重要”理论所预测的,那些大部分时间都在熟睡的志愿者记住了更多的单词。简而言之,尽管夜间重复播放的词句无法激发人们的记忆力,但睡眠对于储存人们白天的记忆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得出的重要结论是:不要吝啬睡眠。人们在准备重要的考试或面试时,总喜欢熬夜,想牺牲睡眠的时间让大脑记住更多的信息。大家不要被这种想法诱惑。这本身就是一个谬论。早点休息对你来说会更好。这样你清晨醒来的时候会更加神清气爽,也会记住更多之前学过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