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的魅力
先说一个题外话,《孙子兵法》我们应该都听过,而对于其中的第一篇《始计篇》大家的理解可能有很大不同,说到计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奇谋巧计,就想到了诸葛亮,而实际上《孙子兵法》中“计”是指计算。打仗之前先按“五事七计”做一个计算,确定有胜算后再打,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司马懿的魏国500多万人口。60万兵力;吴国是200多万人口,20万兵力;诸葛亮的蜀汉只有不到100万人口,不到10万的兵力。从上面数字对比不难分析出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决的结果,以10万兵要去打60万的大国,还要穿越秦岭蜀道的崇山峻岭,怎么能打得过?
再看一个例子,你看到某个标的,X,从之前的一个价格搞点26元回落到20元,然后你猜它很有可能回涨到22元,到时候你就可以“套现”了。于是,你动用500元购入,总计买到25个单位,这个是真实发生在我身上的例子,不同的是,我当时并不知道还有回报风险比,更不清楚这个比率是可以计算出来的。那,你回报风险比是多少呢?算一下呗!
回报风险比=收益/损失,分子是可能的回报,当价格真的回到了22元的时候,你可能的收益总计50元,而你拿出来“冒险”的总金额是500元,所以,你的回报风险比是50:500=10%
然而价格不可能只涨不跌,而价格跌的时候怎么办?我又变的不知所措了,眼看价格一点点的跌下来,直接卖掉又不甘心,不卖吧,每天看着资产缩水内心很痛苦,可就是从来没有想过“止损”,导致最后资金被套牢。假设我们定了一个止损先,如果价格跌到18元,那么无论如何都得卖出!
这个时候的回报风险比是多少呢?分子还是50,风险呢?风险是500-25*18=50,于是50:50,相当于1:1——这跟抛硬币有啥区别呢?
通过简单的数字计算,就可以让我们看清投资的结果,而我们大多时候竟然不知道可以计算,或者即使知道也不愿意去算一算,而且凭一些小道消息和主观判断去做决定,这差别要有多大啊。
以上内容节选至得到专栏《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和李笑来书籍《韭菜的自我修养》有兴趣的可以去详细学习。
把简单的数字计算平移到我们投资中,就可以给我们带来这么大的改变,计算前后天壤之别,如果把他也应用的我们的生活中,计算一下我们的人生还有多少天,我们还有多少想做没有做的事情,我们今年的任务完成了多少,我们今年还剩余多少时间,相信只要简单计算,我们的生活也会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