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黄帝内经日更大挑战

中药——陆拾肆:茜草

2020-12-30  本文已影响0人  一曦霜月

茜草

别名:血见愁、地血、风车草、八仙草、破血草、红内消、红根草、拉拉藤

性味:寒;苦

归经:归肝经

功效:凉血,止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

用法: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或浸酒。

禁忌:脾胃虚寒及无瘀滞者慎服。

性状:本品根茎呈结节状,丛生粗细不等的根。根呈圆柱形,略弯曲,长10~25cm,直径0.2~lcm;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具细纵皱纹及少数细根痕;皮部脱落处呈黄红色。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狭,紫红色,木部宽广,浅黄红色,导管孔多数。无臭,味微苦,久嚼刺舌。

产地:安徽、江苏、山东

茜草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化瘀止血类的中药,它的药性苦、寒,主要归于肝经。茜草炭具有化瘀止血、凉血、通经的功效。在临床上,茜草炭主要用于各种出血的病症,如吐血、衄血、便血等;此外,茜草炭还可以用于血瘀所致的经闭、痛经以及风湿痹痛等。

(仅供参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