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不是真的懂:一个硬币总有两面
一个硬币总有两面。这是非常简单的一句话,也是非常有哲理的一句话。
我从来不觉得这句话有多难懂,觉得无非是说看待一件事情时要从多个角度考虑。自我感觉经常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哪。
但是,最近的一个学习和练习,让我恍然大悟:原来,很多时候我都会忘记这个简单的道理。
8月学习力课程布置了作业,要求写自己感触最深的知识点,写作的方法是围绕主题,分析知识点的前因后果,以及知识点的适用边界,期间穿插有说服力的案例或故事。
这让我想起学生时代上作文课,尤其是要写议论文的时候,老师们都会说,你所有的行文逻辑、辞藻比喻、例证名言,都应该围绕核心论点,为论点成立服务。
我选择写作的主题是“为什么说构建个人知识体系很重要?”我选择从有知识体系和没有知识体系的人的差别着手,因为这种对比隐含的一个观点就是有个人知识体系非常重要。为了增加说服力,我搜集的所有比喻,案例,故事,全部是为了我的观点而搜集的,对这些素材的解读也是从有利于我观点强化的角度出发的。
写完文章之后,我突然意识到,我从来没有真正看到写作这个硬币的另一面:既然大多数作者都是这样写文章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说服你接受他的观点,那么势必会在写作过程中丢失很多信息。对于绝大多数作者来说,这是作为表达者的必修功课,是一种常态,当然别有用心的人得另当别论。
但是因为我很少从这个角度去考虑,所以碰到一些煽动性的,渲染性的文章,即使我会警醒,但有时仍会中招,比如曾经的微信大号咪蒙和HUGO里的一些文章,一度引起我的焦虑。甚至对有的文章一丝一毫都没有意识到写文章的人目的何为,背后用意是什么,以及是否刻意放大或者丢失某些关键信息,也没有去思考这可能会对我的正确判断有什么影响。
通过这次的觉察我才发现,其实硬币的两面这个道理并没有成为我的元知识。而想让它成为我看待事物的一个底层逻辑思维,就需要刻意的练习。尤其是以下三种情况:
当事物牵扯两方及以上角色时。不同角色就像硬币的两面,共同构成了这件事。如果我们只关注在自己一方角色,往往会忽略硬币另一面角色的立场和感受,盲目冲突误解矛盾,可能就会接踵而来。而如果随时能站在另一方立场思考,我们就会开阔起来。
比如写作存在的两方角色是作者和读者,那么写的时候要想怎么样写让读者更能接受,而读的时候则要去想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再比如,我们现在作为父母,如何用曾经是小孩的经历去理解我们的孩子。作为管理者,如何从曾经是基层员工的心态去理解员工。作为夫妻,如何站在对方的角度体会难处和表达理解。
当对人生的选择产生绝对化信念时。人生中的很多事情,都不是非此不可的,但是我们容易把其中一些选择妖魔化,绝对化。这时,不管这种思考是外界灌输的还是自己的认知,此时,要提醒自己想一想硬币的另一面。
比如选择职场还是选择家庭,必然各有利弊,理性分析,这样,才可能让我们做出的选择更理智,更全面,也更平和,而且为我们自己的选择负起应付的责任。
当看起来别无选择时。曾经看到一个拆书家妈妈说:“要做好一个普通人,就已经耗尽所有力气。”我深以为然,人生真的非常非常不容易。但有时,我们会屈从命运,认为自己已经别无选择。当你有这种想法时,也许该想想每个硬币都有两面,问问自己:我还可以有哪些选择,我还可以怎么做,我还可以付出哪些努力,我还可以……也许绝处就可以逢生,柳暗又可以花明。
这样想着,我对一直纠结的孩子不在身边带的事情就彻底释怀了。
1.大部分情况下,我只想到了我和孩子分离的难过,但其实孩子老人独自带着,其实压力也很大,身心也很劳累,这个事情中大家都需要承受一些东西,我也需要更多理解家人一些。
2.此外,我也没有去想孩子不在身边给我和孩子带来了哪些好的方面。因为分隔两地,我更珍惜和孩子的亲子时光,所以不管是每天的视频陪伴还是以前每月现在每周的相聚,我都会尽量保持高投入,以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孩子也因为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分离和相聚,越来越独立,心里越来越明白妈妈的爱不在于是否在身边,今早跟我挥手告别没有再哭。而且这一段特殊的经历,也会构成我们家特别而温暖的回忆。也许等孩子长大,我们再聊起来,会是另外一种幸福的感受。孩子1岁以后跟着爷爷奶奶反而比在我身边接触了更多的人,而且大家都很疼爱她,跟她对话,与她玩耍,所以她的语言发育比较早,也很早就会与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互动,因为需要不同的人满足她的需求,所以语言输出需求高。
3.孩子不在身边带,也不是因为我别无选择,而是我自己还没有足够努力和实力来改变现状,而且仔细想也是有别的选择的,比如做全职妈妈,但其实我权衡之后做出的选择是继续留在职场。所以,这样想我就能更坦然的面对这件事,而不是陷在自责,焦虑,不安的情绪中了。
后记:着实没有想到学习力课程会让我进行这么多的思考,带来这么多新的感悟。感谢库伯学习圈和RIA法萃取经验,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