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 弘扬长征精神,实现伟大理想
弘扬长征精神,实现伟大理想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句出自毛泽东主席笔下的《七律长征》形象地概括出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赞扬了红军不畏艰险的战斗精神。2016年10月,恰逢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们应加大力度宣传党的思想、弘扬长征精神。
中国工农红军在1934年10月踏上了长征之路,经历了300多次战斗、渡过了24条河流、击溃了410个团的反革命武装,历时两年,最终于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会师,这标志着长征的胜利。这部艰难的斗争史向我们诉说着党和工农红军不可战胜的力量,赞扬这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让我们向往着这样一种从容不迫、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
如今,长征胜利已过去了80年。80年来,我们见证了祖国是如何在屈辱中站起、在贫困中富起、在世界之林中雄起的。历史已经过去,不会再重来,但历史传承给后世的精神需要我们铭记。两万五千里长征为后人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畏艰难、不畏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其实,长征精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为它注入新的活力。在这80年中,每个时代的长征精神都蕴含着不同的意义。在抗日战争时期,长征精神指的是坚定理想信念、自强不息、坚信正义必胜的精神;在孤立外交时期,长征精神指的是坚持独立自主、努力开拓新道路的精神;在初步发展社会主义时期,长征精神指的是实事求是、坚持正确道路的精神;在改革开放时期,长征精神指的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团结奋斗、听党指挥的精神;在当代社会长征精神指的是自主创新、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不同时期所体现出的不同的长征精神,其实质是相同的,它们共同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风范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而这又汇入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中去,为其更好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弘扬长征精神,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光荣使命,它不仅有利于我们弘扬民族精神,更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当今社会的进步和繁荣提供精神动力,鼓舞国人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文/16汉语言文学吴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