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幸福家-积极素养课程打卡分享

关系中的自我成长-自我修炼

2020-05-30  本文已影响0人  房子薰

第7关 积极素养线上特训营 2020.5.20打卡

本次由孙爱娟老师与我们分享《关系中的自我成长》课程。虽然我还没有孩子,但很多内容和感受都非常能够理解,课堂轻松而又深刻。

--获得幸福感

什么样的人最能获得人生的幸福?

最终决定内心是否有充足幸福感的,是我们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

想想确实如此,不论是家人,朋友,同事或陌生人,在相处,甚至在接触的过程中,只有良好的关系才能够营造和谐的氛围,有了和谐的氛围,我们的交流沟通和相处才使得人更为愉悦,效率也是更高的。

--什么是关系

指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

根据个人空间分为:公众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亲密距离。

今天孙老师重点与我们分享亲密关系中与孩子的关系。

--如何在关系中自我成长

与孩子的关系-联结

联结:同连结,结合(在一起)。

强调有一种中间物质将两种事物结合、融合在一起。

孩子为什么需要联结。

孙老师通过案例和实验视频让我们清楚知道父母和孩子的联结,以及联结关系好的结果。

她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当孩子跟这个老师的关系好,喜欢这个老师的时候,他会非常听这个老师的话,老师即使在说他,他也会认为老师是对他好;当孩子跟另外一个老师关系不好的时候,老师只是说了一句,他就认为老师是在找茬儿,心里非常不舒服。

想起自己在初中的时候与一位语文老师关系特别好,她说过的话至今对我仍有影响,深刻认同她当时所说的理念。所以我非常赞同孙老师说的,关系与沟通的相互配合。沟通方式影响了关系,关系好坏也影响着沟通质量。

--日常父母容易出现的联结方式

时而在前:催促

时而在后:监视

时而在左右:事无巨细

父母以“我为你好”的枷锁束缚住孩子,孩子以沟通不畅或各种问题困扰着父母。


联结不当的症结:行为归属

孙老师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当你要上班,孩子要上学,但是上班要迟到了,孩子又拖拉的情况下,你是怎么做的。

一般就是家长会非常的烦躁,催促孩子,责怪孩子拖拉。

实际上这种不可接受的行为是属于家长的,因为对于孩子来说,这是可以接受的范围,对孩子没有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关系跟孩子说:我有一件事情需要你帮忙,我遇到了困难,我我上班要迟到了,时间非常紧,我又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出门,希望你能够帮帮我……

这个时候就充分体现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这个案例对我的触动很大,因为这就是日常会遇到的琐碎的事情。孙老师告诉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能够很好的心平气和的解决。

接触到积极素养这门课,对,还没有孩子的我来说也是一种修炼。指导我往更加充满幸福感的道路上行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