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在路上生活家谈写作

日更21天之后,我变成了新的自己?

2017-04-17  本文已影响258人  张二白很白
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张二白很白

在说日更之前,先说说21天的事!

也不知道是谁说的这么一句话: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看完我真信了!

事情发生在二十多天前,看了几篇关于写作在职场重要性的文章,又了解到很多靠写作实现财富自由的KOL,还有那些眼花缭乱的写作培训课程,再加上对于自己学生时代的那点文字功底的盲目,做了个决定,日更!先日更21天!

为此,发朋友圈表决心,同时又把手机上倒计时的app设置了一个距离新的自己的倒计时,每天看着距离新的自己的日期越来越近,动力十足。

既然要打算写文章,而且还是奔着自媒体运营方向去的,那我就必须研究一些大号的文章风格,什么咪蒙、周冲、六神之类的就不用说了,但凡一个搞自媒体的就没有不知道的。

看完很多10万+的文章之后,其实心里是有些想法的,毕竟终归还是有些套路,但是真正落到纸上,才发现知易行难。

最大的症结所在就是输入太少,无论是从逻辑思维还是故事储存量,又或是看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都差很大一截。这不是一两天就能马上弥补的,也没有什么特效办法让你一下子就变成一个特别有思想的写手,只有一个办法,看书!看一些其他有深度的文章和时评!

这里推荐几个有深度点的公号,纯粹是分享,没收任何广告费,当然那些人也看不上我这点推荐力度。

和菜头的槽边往事,牛弹琴,周冲的影像声色,凤凰时评,南方周末。

图片源自网络

看归看,看再多也还得自己写!别人的牛逼那是别人的,自己的微光或许有一点也能照亮森林!

刚开始写了些热点文章,再加上以前自己做的一些日常想法随笔,刚开始的一周还行,尽管每次都费不少时间,但自己还是比较满意,而且每次写完的内心满足感就跟看自己孩子一样,可能在别人眼里只是个丑小鸭。但我写的开心就好!

到第二周其实就有点捉襟见肘了,一是主题二是文笔。有句老话说的话:任何一件事或者一个领域,你越是深入了解会越觉得自己的无知,只有那些不入流的门外汉才会沾沾自喜,怡然自得。这时候我才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这回开始考虑自己到底文章定位如何的问题。

后来被一个自媒体大咖给点醒的:定位定位,你们这些有点文化的写文章做公号就是矫情,一个定位能想十天半个月的,哪有那么多事,先写文章!写着写着就知道自己方向和定位了!

也是从那会开始,每天除了写作之外,至少留一个小时看书!

这里看书我倒觉得没必要非得看写作技巧方面的书,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我就看的比较杂!干货的如团队管理类,散文的有龙应台的;只有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你才能从中汲取最大的收获!

同时,关于主题我每天想到马上用奇妙清单记下来,再在备注里写一两句拓展的内容。因为你只要开始写作了,其实就有那根弦在,时不时你会被身边的人和事触发灵感,马上记下来,不然回头再想肯定不记得了!

这样有个好处就是写作的时候如果没有话题可以在清单里面选,至今为止,我的写作清单里已经有六十来个主题了!

图片源自网络

当日更还没成为一种习惯之前,你会遇到很多特殊情况影响你,比如晚上女朋友要跟你打电话,出差晚上在火车上,晚上加班等等!但一定要在不影响上述情况的前提下坚持住,我记得有一次我就是在火车上用手机敲到晚上两点钟。

现在已经过了21天了,还在继续日更。

有朋友就问我有什么变化吗?

我也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想想除了打字快了点之外,其实改变还是有的!

尽管没有成为新的自己那么夸张!但是对文字更充容了点,看问题和一些现象也更深刻了,想的也更多了些,另外就是每天时间不够用!

咱们有时候其实是太功利了,就像和菜头说的:你工作了那么多年都没做出什么突出的成绩,难道凭几篇文章就想出名?

哪有那么容易!我自己也有段时间特别焦虑,不知道写什么,怎么也写不好,甚至有时候看别人的再看自己的,都绝望的想放弃。

这其实都着相了,我们坚持日更,坚持打卡,就应该回归到写作本身,不忘初心!而不是纠结写作能给你来带什么。

举个例子:就像父母要孩子,几乎没有哪个父母是为了让子女出人头地才决定要的孩子吧!因为,十月怀胎生下孩子,再陪伴他一块成长,这本身不就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

所以,日更没有让我马上改变,但却让我收获内心的丰盈,同时也让我陪同文字一块成长,进步!

祝愿每个坚持日更的伙伴都能找到坚持的理由和寄托,也希望我们能在文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