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浪潮下的中国画该何去何从?
说到中国的绘画,大家第一印象便是中国画,中国画以其特有的水墨表现效果深得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喜爱。国画不仅是我们悠久历史文化的精华,也是世界艺术的瑰宝。国画历经千余年的发展,到了今日它又何去何从?是变革?还是继续遵循传统?这是中国美术界争论已久的话题,至今也没有明确的定论。艺术就是如此,它不该存在固定模式,要想存在发展,就需要有争论。在“全球化”浪潮下冲击下,各个领域都要直面当下,拿出应对浪潮冲击的对策,国画也是如此。
我们大多数人理解的中国画就是用笔墨在宣纸上表现出具有水墨韵味的视觉作品,国画表现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目前发现已知最早的绘画作品是《人物龙凤帛画》,距今有两千多年,但是“中国画”这个名词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只有一百多年。那时的“中国画”定义为非西洋绘画的中国绘画,这其实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中国绘画有很多种,“水墨画”、年画、漆画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墨表现的绘画就成为“中国画”的专有名词。中国画历史上出现了两大流派: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后来又形成介于两者之间的浅绛山水)。
唐初的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二人把青绿山水推向了一个高度,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则是“水墨山水”的始祖。
到了宋元以后“水墨”画派在文人士大夫中非常受欢迎,渐渐“水墨”成为绘画的主流,历史上把这类风格的画称之为“文人画”,古时文人注重文学修养,淡薄名利,与世无争,与作画为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师法于自然,最后超越于自然。
明代著名画家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提出“南北宗论”理论,极力推崇水墨,提高文人画地位,贬低青绿山水以及北方画派,这在中国绘画史上产生极大的影响,奠定了“文人画”在中国绘画中的绝对主导地位,绘画已成为文人士大夫博学的体现。明后期以及清时期,随着外来文化进入中土,对传统中国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波臣画派”的画风就受到了西洋画明暗的影响,清初的郎世宁等外国画家也是将西洋的明暗技法与国画技法相融合,著名的代表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百骏图》。
民国时期大量的中国留学生赴国外学习绘画,林风眠将中国画的笔墨效果与西画的绚丽色彩表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极具视觉效果的“彩墨画”,徐悲鸿将西画的严谨的人物造型引入国画人物中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表现技法。国画要存在、要发展必须要融入新鲜血液,前提是保证国画大的基本方向不变。
时至今日,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我们的国画艺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机遇是随着外国绘画理念的影响会不会融入更多的绘画语言,丰富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挑战就是面临外来思想的影响,我们如何保持国画艺术的民族性?不被外来绘画“同化”。有些中国画画家为了要与世界接轨,提出了“新水墨实验”的口号,第一种是利用中国画的材料去表现一些完全抽象的、符号化的东西;另一种就是利用水墨进行装置艺术。当然,这是好事,目的是为了拓宽中国画的表现形式,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我们中国艺术。但是这样的变革会不会给人感觉是一场"去中国化"运动?变革我们都不会反对,但国画的“精神”不能变。中国画包含丰富的儒家、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讲求的是笔墨韵味,追求是意境,如果一味地模仿西方绘画技法,秉持西画的观念,这无异于拿着毛笔在宣纸画水粉,到头来我们国画的“民族性”没了,在世界的“文化版图”上还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块空间吗?我想不论怎么变,唯一不能变的就是国画的灵魂!
《人物龙凤帛画》战国时期 《游春图》展子虔 隋《明皇幸蜀图》李昭道 唐 《江帆楼阁图》李思训 唐 《渔庄秋霁图》倪瓒 元 《王时敏像》曾鲸(波臣画派)明 《百骏图》郎世宁 清 《渔获图》林风眠 民国 《愚公移山》徐悲鸿 民国
新水墨实验作品1 新水墨实验作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