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屿
2019-02-11 本文已影响6人
一刀斋
文/一刀斋
晚上开始看丁松青神父的《兰屿之歌》,扭亮了台灯去看书中配的照片,虽然都是黑白的,可那浪涛与亮蓝的海色仍然冲进眼底来。
仔细辨认照片里的芋田和村落,山岚的起伏与屋棚前晾晒的鱼干,靠海居住的雅美族土著或羞涩或漠然或旁若无人,这份记录感让人觉得珍贵。
在神父一开始来到这个岛屿上时,雅美族仍然因为地理环境的闭塞而难以丈量外部的世界。小孩子问神父的国家离这里是不是像去港口那么远,成年人也不大认识口香糖,许多文化上的差异如同鸿沟般深邃。
他们凭借已有的经验去想象外界,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习惯是沉浸在迷信当中的。他们淳朴善良,同时也会欺生,对这位异国来的神父,尤其在威望还未有时——卖火柴是精打细算地赚双倍的。这当然不是孤例。
才看到这部分,不知道接下来神父的日子是如何的。已经可以看出丁松青神父是用心在爱他们,接受他们本来的样子,这是很难得很难得的。
眼前忽然出现一幅画面:汹涌的浪潮声不倦不休地响在远处,灯火下,一位神父有些局促地坐在窗边,腿半蜷在桌下。一手扶着纸,一手在上面填写美丽的英文,他手中的墨水笔动得很快,“沙沙”的声音划破了夜晚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