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千年的醇厚历史 重游西安碑林博物馆
古城的夏天是枯燥的,特别是太阳火辣辣的午后,不到六月脚踩上去已像是火炉一样。疫情虽说盛于冬至止于立夏,但大家还是戴着各式各样的口罩,个别女同学别出心裁的口罩在阳光下显得更加妖娆。
天空中万里无云,烈日光芒四射,我们全班同学在西北大学中华干部培训学院院长的诱惑下,来到了位于小南门里的碑林,开始整个下午的中国文化宝藏之旅。
与著名碑林史学家,网红研究员陈根远著名碑林史学家,网红研究员陈根远早已在大门里树荫下等候。碑林之前来过几次,不是陪同游玩就是指定光观,但此行非同一般,这些沉默的巨石让我彻底了解这一幅幅风云变幻的历史画卷!
碑林历代棰拓连翩,墨色氤氲,素有“墨洞”之称。资深网红碑林学家凭借其深厚的学养,以深入浅出、幽默诙谐的语言,细细讲述碑林国宝的故事,如数家珍,使得这底蕴深厚的文化墨洞,在西大学子面前放射出灿灿光焰。
漫步在古味的建筑,置身在浩瀚的碑林中,浮躁的心灵瞬间宁静了许多。身处这自然美与文化美交织、融合的无比融洽的环境中,我不由得放慢脚步,贪婪的享受这仿佛穿越世外的时光。
西安碑林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对研究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有着极其宝贵的艺术价值。它于北宋二年(公元1078年)为保存《开成石经》而建立。九百多年来,经历代征集,扩大收藏,精心保护,入藏碑石近三千方。现有六个碑廊、七座碑室、八个碑亭,陈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碑石。
在名碑荟萃的展室里,展示了圣儒、哲人的浩瀚石经;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北朝墓志的英华;大唐名家的绝代书法以及宋元名士的潇洒笔墨。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书画同辉的笔墨迹以及诗画双绝的王维的竹影清风更为碑林增辉溢彩。西安碑林以其独有的特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物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碑林前院是文庙,与各地标准的文庙布局不同的是,由于紧临西安明城墙导致空间限制,太和元气坊建于文庙墙内,而魁星楼却建在庙外的城墙之上。
大清年代给西安孔庙加了围墙,西东两面开了供人们出入的“礼门”和“义路”。“太和元气坊”南面的墙被称作“塞门”,也叫“影壁”,墙外侧刻着由清末著名书画家刘晖书写的“孔庙”二字。
“太和元气坊”北面是泮池和棂星门,确定了碑林建筑的主轴线,站在此处向里望去,透过长长的道路和戟门,可以远远看见碑林的迎客面。据说泮池和棂星门是仅存的宋代原建筑物,其余建筑都是明代嘉靖年间关中大地震后修建的。
踏入大门,青砖直铺至远处大殿,两侧是碑亭,一路跨入一层一层院落,殿外墙面、殿内各色大小碑帖如兵马俑士般林立,碑林也大约因此而得名吧!
夏日里,棂星门内鲜艳的紫荆花给这里增添了不少异彩,大家鱼贯跟随着网红讲解员滋滋有味的走马观碑。
棂星门里行道旁有两对八棱柱的“华表”,柱头上设有承露盘,上边蹲着的动物叫獬牴,起着仪卫的作用。再向里走是戟门,是供武官们暂存兵器的地方。
穿过戟门,东西两边的亭子分别放置着二件国宝,西边是大夏石马,东边是景云钟。前面道路两侧是几座东西相对的八角形碑亭,里面放置着清帝为历次征讨西北所立歌功颂德的石碑,如今多已是铁将军把门了。
往前走远远就会看到一座亭子,上面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匾上书写着二个苍劲有力的“碑林”楷书,出自爱国将领林则徐之手,大家可能不知道林则徐曾经是西安的父母官。
在“碑林”两字下方,迎面而来的,就是体积最为庞大,制作精美,并且最早迁至西安碑林的《石台孝经》。
此碑为风流皇帝唐玄宗李隆基作序、注解并书,太子李亨(唐肃宗)篆额,镌于唐玄宗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碑文隶书,十八行,行五十五字,书法工整,丰腴华丽,结体庄严恢弘。碑顶雕刻着灵芝云纹簇拥的双层花冠,据说,2008年奥运会的“祥云”来源于此。碑座底下有三层石台,所以被称为《石台孝经》,看的我目不转睛,惊叹不已。
陈根远研究员讲到兴奋时眉飞色舞、口若悬河 : “你可能见过大海的波澜壮阔,见过高山的雄壮巍峨,但你有可能没见过《开成石经》的伟大与震撼”114块碑石,六十五万多字的碑石,赫然耸立在碑林的第一展厅。这是古人的智慧,古人辛勤劳动的结晶,更是我们灿烂文化的见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些碑石,足以支撑起碑林的灿烂与价值。
接下来,进入碑林的第二展室。这里主要陈列唐代著名书法家书写的碑石,唐代书法是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的高峰时代,自唐太宗以来历任皇帝的酷爱和提倡,造就了全社会对书法的普遍重视,一大批书法家涌现出来,如同百花齐放,因此历来都是人们学习书法的范本。
这里有唐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书写的《皇甫诞碑》,以及他的儿子欧阳通书写的《道因法师碑》。更有有颜真卿书写的《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晚唐书法家柳公权书写的《玄秘塔碑》和怀仁和尚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
《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又被称为“千金贴”起初并不了解其中典故,听了讲解方知其中缘由。这里还有中外驰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从这些唐代大家们的书法艺术中,我们不难看出唐朝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这些碑刻书法,或方整劲健,或雄浑肥厚,或超脱清逸,无论是楷书还是草书都颇具大气之风,大唐长期政治稳定和社会快速发展的盛世景象可见一斑,也正因如此,才造就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王羲之、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这难道不是书法的饕餮盛宴吗?一座座拓印着他们字迹的碑石,耸然挺立。岁月的洗礼,虽抹去了现实的繁华,但执着的留下了,让人感叹的话语和字迹,他继续如数家珍!
来西安碑林博物馆,你若抱着纳凉观景的心态,那么,丛丛青翠、连廊掩映的小径,飞檐穿梭,青砖素瓦,历史沉淀千年的醇厚质感定会让你觉得身心俱舒,陷入一场宁和的修行中。
倘若你抱着瞻仰艺术、学习书法、修身养性等心态,那西安碑林博物馆就是一个最适宜的地方,名人书法、经典行楷之作,只能在书中、图中看到的书法艺术作品在现实中一一铺开在眼前,其震撼力与影响力都是不言而喻的。
面对经典名篇、字字珠玑、凝练有力,凿刻于碑石之上,我思绪万千。一千多年前凹凸的镌刻字痕历历在目,驻足良久,面对这满屋的碑文,感叹古人智慧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不一样的美感。
也许很多人都会说,这一屋子冰冷的石碑有什么美感可言?但在我看来,正是因为他的冰冷,才让他有了历史的厚重感,才让他有了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之美,更让这文化之美得以流传至今,供世人欣赏、寻味。
思绪渐渐飘远,仿佛隐没于阵阵锤拓声中。
陈根远简介: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文物鉴定家、篆刻家。主要从事璽印、瓦当、碑帖、铜镜、瓷器等文物艺术研究与鉴定。著有《陈根远说印章》《瓦当留真》《中國碑帖真偽鑒別》《破解古印密码》等图书三十种及專業文章百余篇。
现任终南印社副社长、西泠印社社员!
重声明:本文为原创,转载请说明出处
何崇秋 2020,5,30于古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