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首马百日写作

104首破全马——记2018黄埔全程马拉松(三)

2018-12-25  本文已影响0人  刘先生的哲

20181225坚持日更,第104天。

首马后的第二天,俩腿相较昨天的酸痛已缓解很多,按照计划应该是要来一场排酸跑的,但因为把玩老婆送我的首马奖励——佳明飞3,耽误了跑步时间,明天再补上。

也就刚过两天,对首马的印象却淡了好多,忘记了首马的痛苦,记住的只有曾经的跑过。趁着还记忆,抓紧记录。前两篇我重点记录了首马完赛过程,今天留下自己的体会。

压垮自己的往往只是自己

前边我交待过的,在跑黄马全程前,我最远只跑过30km,而那次30km是刚感到"撞墙",就停下来了的。从我看的、听的了解到,持续奔跑30km左右,人体所储存的肝糖原就会基本耗尽,这时身体就会向大脑发出"能量匮乏,不要再坚持"之类的信号,很多人会因为遭遇"撞墙"而就此放弃。在训练中虽也体验过一次"撞墙"感觉,但其实是心有余悸的,甚至在做赛前计划的时候,我一度认为要想首马破5,"30km之后"一定要咬下牙。

在比赛的时候,我因担心"撞墙期",基本做到了水和饮料是逢站必补,能量胶和盐丸在10、20、30km处分别补了3次,这个补给方案可圈可点,但对于30km后的"恶劣"还是没能准备充分,下次在35km处还要再多一次吃胶吞盐。排除了可能因为身体而滋生出的理由后,全力"守神",用意志力和只有30km经验的自己斗法。30km后的每一米对于自己而言都是新的记录,也都是陌生不曾经历的,事实虽如此,但如果在跑的时候我真的这样想,恐怕这种陌生会硬生生的把自己压停。斗自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骗自己。3次21km的经历让我可以没有什么负担的就完成,而从21km开始,对于剩下的21km,我将其划为了我平时练跑的奥体中心,一圈4.3,也就是当我跑过21km时,我就告诉自己,只剩5圈奥体的距离了,平时3圈跑的勤,4圈跑的多,5圈也跑过,用自己熟悉的距离来替换30km后的陌生,从数据看,至少在35km前我的配速还是比较稳定的。虽然40km左右配速掉的非常厉害,但我觉得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肌耐力,而不是心理,所以首马从心理层面,我赢了。

即便此次失败,也要为下次的成功积累经验

回想38km前,我至少将430的官兔甩了一两公里远,我暗暗偷乐,以为首马破430是稳稳的了,甚至在25—30km的时候还想着要不要追下400的官兔。可过了38km,自己配速掉的一塌糊涂,当430的官兔从身边越过的时候,破430的想法也被打碎了。当时咬牙跟了不到200m,腿又有抽筋症状的时候,我放慢了下来。在进补给站的时候,我放慢了走了两步,喝了些水和饮料后,我甩开胳膊带动着自己僵硬的双腿又开始跑了起来,到了40km处长上坡时,我发怵了,虽然我不停的给自己打气,不停的告诉自己首马一定要跑完全程,但看见这样一个长坡,再看到周围绝大部分跑友转跑为走,"既然破430无望,又只剩2km,现在就是走到终点也肯定破5完赛了"这个念头不停的在我脑海里扎根,我甚至都开始计算如果剩下两公里走到终点,最多也就用不到20分钟时间,成绩也能在450以内。当时人困腿乏的自己真没觉得434比450能好多少,如果当时单论"计算",我想我一定会加入"行走之列"。首马跑完全程是我的一个执念,我在上一篇提到了,还有一个没提到的就是”紧贴实战“。

把日常训练主动对标比赛,将日常中所遇到的问题试着放在比赛时推演一下,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以此快速积累经验,日常训练都如此要求,而在比赛中更是难能可贵的实训机会,既然掉速如此之多,既然首次破不了430,那我就专门练练40km后怎么才能坚持完赛,毕竟平时训练很难有跑40km之后再练的机会,没有非破430的压力,就好好感受一下最后两公里,为下次全程的最后两公里积累一些经验,将实赛变成了自己的实训,出发点变了,源动力好像也随之变了,虽不至于让我大步流星,但也保证了颠过了终点。

赛后,看到自己在跑最后两公里时痛苦的表情,我还有些纳闷,当时真有那么痛苦么?


邀请卡.jpeg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