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内核的缓存简介
缓存机制介绍
Linux 系统中,为了提高文件系统的读写性能1,内核会利用一部分内存(相当大的剩余内存)分配缓存区,用于缓存系统操作和数据。当核外数据需要写入磁盘时,该 IO 请求将会被缓存起来,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一并写入到后端磁盘,这就是回写缓存;当核外需要读取磁盘数据时,此 IO 读请求将会一次性读取更多的数据保留到特定的缓存区域,这种预测下一次读取数据的位置方式叫做预读,他读到的数据也将保存到缓存中。他们都可以称之为缓存,缓存的核心是算法,后面的章节会稍微介绍一下当前 Linux 主流采用的缓存核心算法。缓存的好处显而易见,那么可以合并多个 IO 请求,从而减少 CPU 上下文的切换以及减少堆栈调用,同时可以提高磁盘访问效率。由于缓存的存在,内核的代码和数据结构不必单一的从磁盘读取,也不必一定强制要求立刻写入磁盘,因此页面缓存可能是下面这些类型:
- 普通文件数据的页
- 含有目录的页
- 含有直接从块设备文件(跳过文件系统层)读取的数据页
- 含有用户态进程数据的页,但页中数据已被交换到磁盘
- 数据特殊文件系统的页,比如进程间通信中的特殊文件系统 shm
下图是块设备的 I/O 操作流程,从图中可以看出具体的文件系统(如 ext4 等)负责文件在 Cache 和存储设备间交换数据,位于具体文件系统之上的虚拟文件系统 VFS 负责在应用程序和文件 Cache 之间通过 read/write 等接口交换数据。
页面 Cache 中每页所包含的数据是属于某个文件(准确的说应该是文件的 inode),所有的 read/write 都依赖于页面 Cache,当然,你设置了 O_DIRECT 标志的话,页面 Cache 就会被跳过2。
查看当前的系统的缓存区和内存使用情况
上面的命令看得出,该系统存在 32G 的内存,已使用了 280M,剩余 2450M。其中 buff/cache 一共占据了 29409M,也就是说其实现在的剩余空间之所以只剩下不到 2G 就是剩下的大约 29G 都被缓存占据了,不过该命令的最后一段给出的 available 告诉的就是当前系统可用内存还剩下 31G 左右,说明 buff/cache 是可以被回收掉的,他们也是属于可用内存的一种。
缓存区 buffers 和 caches 的区别
之前一直不太懂缓存区为何还分为 buffer 和 cache 段,查了很多资料,而且不太统一,甚至连内核下的 Document 下的描述也不是很清晰,而且我还觉得是不是写错了,综合各种渠道来源的资料,我贴出一种比较认可的说法。
buffers 是用来给块设备使用的缓存区,他只记录文件系统的 metadata 以及 tacking in-flight pages;cached 是用来给文件做缓冲。意思就是说,buffers 用来存储目录里面有什么内容和权限,而 cached 用来记忆我们打开的文件。我们稍微来做一个实验,还是之前的那一台机器,我们观察 /proc/meminfo 下面的相关选项的数据变化。
[root@localhost ~]# cat /proc/meminfo
Buffers: 414412 kB
Cached: 29666920 kB
这是在当前什么都不做的情况下的一个内存使用情况,我省略了其他的部分,请仅仅关注 buffers 和 cached 这两个部分。此时我尝试 ls 观察一个目录,然后再 cat meminfo 这个文件,现在请看:
[root@localhost ~]# ls /
bin boot dev etc home lib lib64 lost+found media mnt opt proc root run sbin
[root@localhost ~]# cat /proc/meminfo
Buffers: 414420 kB
Cached: 29666920 kB
可不可以看得到,cached 并没有发生变化,仅仅只是 buffers 字段数据增加了,说明在查看目录的时候,buffers 区域保存了这个目录的一些信息,所以他占用了大约 8kb 的内容,这里的页大小为 4kb,所以应该说是刚刚的操作导致 buffers 扩展了 2 个页,所以 buffers 这个很好理解,那么我们再来看看 cached 的作用。
首先我们清理掉整个系统的非在线缓存(没有正在被处理的缓存,可以被回收的缓存),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然后读取当前的 meminfo 信息
[root@localhost ~]#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root@localhost ~]# cat /proc/meminfo
Buffers: 1080 kB
Cached: 58740 kB
然后执行文件读取,再观察 meminfo
[root@localhost ~]# dd if=/root/file1 of=/dev/null
[root@localhost ~]# cat /proc/meminfo
Buffers: 1080 kB
Cached: 64168 kB
cached 字段发生了改变,是不是很清晰,当然,不仅仅是我演示的读文件会改变 cached 字段的大小,写同样也会增加或者改变这个字段的大小3,这里就不进行演示了。
释放缓存内存的方法
上面稍微提到了释放缓存区的一种方式,现在可以全面的总结如何回收缓存。
清理 pagecache(页面缓存)
[root@localhost ~]#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或者
[root@localhost ~]# sysctl -w vm.drop_caches=1
清理 dentries(目录缓存)和 inodes
[root@localhost ~]# echo 2 > /proc/sys/vm/drop_caches
或者
[root@localhost ~]# sysctl -w vm.drop_caches=2
清理 pagecache、dentries 和 inodes
[root@localhost ~]#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或者
[root@localhost ~]# sysctl -w vm.drop_caches=3
上面三种都是可以临时释放缓存的方法,要想永久释放缓存,需要在 /etc/sysctl.conf 中配置:vm.drop_caches=1/2/3,然后执行 sysctl -p 让设置生效即可!另外,可以使用 sync 命令来清理文件系统缓存,他还会清理掉僵尸(zombie)对象和他们所占用的内存。
vfs_cache_pressure 和 min_free_kbytes
从名字就可以看得出这两个接口的意义,一个是用来控制 cache 的回收倾向,一个是控制最小的可用 free 内存的大小,综合上面提到的 free 内存的计算方式,我们知道 free 内存就是可以交给其他程序使用的内存,这里不包括缓存,也就是说,设置这个 min_free_kbytes 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防止缓存将所有的内存全部耗尽,而导致其他程序无法申请到内存而崩溃4。
vfs_cache_pressure 是用来表示内核在回收的时候,对于 dentries 和 inodes 内存的回收倾向,默认值为 100,表示会根据 pagecache 和 swapcache 给出一个合适的百分比;降低该值,将导致内核倾向于更多的保留 dentries 和 inodes 的缓存内存;提高该值,将导致内核更为激进的回收掉缓存。
in_free_kbytes 前文已经将他的作用稍微说明了一次,这里主要讲一讲他的默认值,在内核源码中,他的定义位于 mm/page_alloc.c 文件中。
/*
* Initialise min_free_kbytes.
*
* For small machines we want it small (128k min). For large machines
* we want it large (64MB max). But it is not linear, because network
* bandwidth does not increase linearly with machine size. We use
*
* min_free_kbytes = 4 * sqrt(lowmem_kbytes), for better accuracy:
* min_free_kbytes = sqrt(lowmem_kbytes * 16)
*
* which yields
*
* 16MB: 512k
* 32MB: 724k
* 64MB: 1024k
* 128MB: 1448k
* 256MB: 2048k
* 512MB: 2896k
* 1024MB: 4096k
* 2048MB: 5792k
* 4096MB: 8192k
* 8192MB: 11584k
* 16384MB: 16384k
*/
通过一系列的运算,得到的如上面的表对应的一个值,左列为当前系统的内存大小,后面为 min_free_kbytes 的大小。
原文
https://www.byteisland.com/linux-%e5%86%85%e6%a0%b8%e7%9a%84%e7%bc%93%e5%ad%98%e7%ae%80%e4%bb%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