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

读《记承天寺夜游》有感

2019-11-11  本文已影响0人  莆阳浮云游子

近日偶读苏轼《记承天寺夜游》,颇多感触。这篇古文极短,仅85个字。文曰: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如果是少年青年时读之,应是索然无味,最多觉得月色写得很好,以积水空明,水中影子侧写月色,不着月字,尽得月色之美。待到中年读之,则慨然有感。蒋捷有感于不同年龄听雨的氛围,写下了《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而今读此文,最感慨的是“无以为乐者”。知音最难寻,契阔谈宴很重要。试想苏轼去找张怀民,有三种可能,一是张已然酣眠;二是张未睡却说马上就要睡了:三是张未寝并相与步于中庭,共赏月色。如果是第一种情况,苏轼肯定不会打扰,最多是失望而归。最可怕的是第二种情况,未寝却找理由推脱,好比说明早须早起送20几岁的女儿去国大上课,抑或夫人已洗白白在床上苦等。这种情况绝对是绝望而去了。苏轼的幸运在于张亦未寝。“亦”字写出苏轼的第一波欣喜。第二波欣喜是相与步于中庭,这是需要高度默契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共此明月光的。

我们常常看到好诗词却苦于无人可重与细论文,常常看到好小说好文章却苦于无人可奇文共欣赏,常常看到奇景好鸟却只能无言按下快门。在满怀热情参加了诸多聚会后,内心会沉静下来。知道除了旧日的一些交集与回忆,能维持持续交往的热情已悄然消失殆尽。千淘万漉之后,吹尽狂沙所余的是暴富之后还会想起来帮助你的人,不畏长途送你回家的人,每天都能想起你的人,每隔一段还能想起你的人,每天朝夕相处的人,礼貌为你点赞的人。纵然都很难有苏轼和张怀民这样的默契,作为凡人,这样的人于你已是弥足珍贵。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