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给世人的提醒与反思
有人把文学分成两种,一种是个人文学,一种是大众文学。两种文学读过之后,得到的阅读效果与阅读体验是截然不同的,阅读的心态和心境也会存在着差别。
读《人间失格》,不必去责怪作者的颓废或是所谓的负能量,我们没有处在那个时代,也没经历过主人公的人生,我们的生命太短,经历的也太少。人生的道路不同,周遭的风景不同,路途的气候也不同,又怎么达到心路相通呢?我们只能试着去体会。
如果读罢你的心情被文字感染了,读前炽热的红,读后变成了忧郁的蓝,那么,他让你在短短的读书时间里体验了不一样的心灵色彩,这便是收获了。
深渊旁的提醒
太宰治1909年出生于日本青森县的一户有钱人家,他是家中第六个男孩,从小与父母的关系并不亲密,基本上是由仆人养大的。20岁的时候,他第一次自杀,当时他是左翼青年,对自己的阶级感到愧疚,仿照芥川龙之介服安眠药自杀,结果剂量不够,未遂。
第二次是与一位女招待一起跳海,结果太宰治被人救起来,一起自杀的女孩因此身亡。第三次是两次落选芥川奖,到山上上吊,结果绳子断了,被人救下。第四次,他和妻子小山初代一起服安眠药,结果剂量不够,两人都没死成。
最后一次,和山崎富荣一起跳河自杀。6月13日跳河,尸体在19日被发现,这天正好是太宰治的生日,后人为了纪念他,将这一天称作“樱桃季”。
太宰治短暂的一生,自杀5次,虽然每一次后人都找出了原因作为解释,但是一个人连续不断地自杀,不可能仅仅是因为外部世界的挫折。对他来说,死好像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反而活着,才是要勉强维持的事情。
这也是《人间失格》中叶藏的心理,他从小就感到了疏离,对人际交往中的虚伪感到厌恶。他一直在伪装着搞笑,伪装着需要别人,伪装着满足别人,但是他的内心知道,自己是格格不入的。
在大部分人的眼中,叶藏无疑是一个失败者,不仅行为上失败,整个人生都很失败,没有成就,得过且过,酗酒、沉迷药物、靠女人养活。但是他的这种失败和很多其他小说的失败不同。
其他写失败的小说中,失败的人会让读者感受到无话可说的无力感,失败是被动的且无法改变。而叶藏的失败却不一样,他根本不考虑价值的无法施展,他是主动寻求失败。这大概就是“人间失格”的意思所在——“不配为人”。
不配为人,是对世人说的。他无法参与到这样虚假的生活中去,所以很抱歉,虽然很抱歉,但强调的意思其实是批评,不配做人,不是真的不配,而是人太不堪,做不了。
另一方面,似乎是对人类无能无力的抱歉。他看到了人类本质的无意义,但是他并不像存在主义者一样,要靠自己去创造意义。他是彻底的失败主义者,人生只有失败这一条路,所以努力奋斗什么的,是很虚妄的,不如死了。
这大概是叶藏非死不可的原因,我并不认同叶藏的失败主义。再者,太宰治的存在,也没让每个人都去认同,他就像是一个深渊,提醒着我们踩在平地。
给社会以反思
叶藏敏感而脆弱,在压抑的环境里形成了偏执的性格,表面上逢迎讨好,实际内心孤独迷茫。太宰治用看似荒诞的手法讲述了他自己的内心世界,加上前言与后记转换角度描摹他人眼中的叶藏,很好地讲述了他的一生。
悲剧分命运悲剧与性格悲剧,叶藏的一生大概是两种悲剧的融合,他的经历不由地令我们反思:早期原生家庭对于孩子后天性格以及命运的影响如此巨大,甚至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而我们究竟该如何去帮助一个孩子形成一个积极乐观的性格,使得他们无惧于社会。
叶藏更像是作者太宰治的一个投影,他们一起嬉笑怒骂,一起在“无法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社会步履蹒跚地前行。叶藏流连于不同的女人,嫖妓吸毒,逃学贪玩,看不出哪里有好人的特质。但他在死后和他有过接触的那个女人说“他其实是一个好孩子”。
在高度理性与压抑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缺少来自父母的一种情感和灵魂的关注,甚至最后断绝了关系。是孩子的错?还是父母的错?很难去说清楚。
电影《被嫌弃松子的一生》中同样在“父权”家庭下成长起来的敏感女主人公松子,她同样的脆弱敏感,同样的“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样的作品,带给人的不是和某些院线放映的那种疼痛青春的美丽幻影,而是给社会以反思:我们该如何帮助这样的人,给他们生的希望?
这样的性格本身不是一种堕落,甚至会受到人们的怜悯。很多人说,那不过是自作自受的结果罢了。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最大的善意就是包容,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他们也要承担选择的后果。
活着虽然充满痛苦,但是还有希望。如果叶藏在那次自杀失败后希望的光足够强烈,或许就如同他所说的,一切都会不一样。当下的社会是人情的社会,人情救人也害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愿我们做一个有温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