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环理论:为什么你发微博无数,却难在知乎上回答一个问题?

2017-01-20  本文已影响0人  亚特鲁adol

光环理论:为什么你发微博无数,却难在知乎上回答一个问题?

翻一下自己的微博:发了好多条,都是有关吃喝玩乐。

再看一下自己的知乎:恩,算了,我还是刷其他大神的经历。

除了两款产品定位的不同,还有什么原因,造成了我们对他们行动上的差异?

先来看一个例子:

大学刚开学时,之前读的是文科还是理科,总是我们讨论的话题。

对男生就说:“那么知性,不愧是理科出身”;对女生:“感性如你,实属文科”。

光环效应的解释:理科班里,男生的比例比较多,而文科则相反。所以就有上面“男猜理,女猜文”。事物某种特别强烈的属性掩盖了它其他的一些其他的(属性),其实理科女和文科男也并不少见。

回到微博和知乎上来。前者里面的内容和形式,不会有太多高深的内容,对我们而言大都普通而熟悉,产生“亲近”的光环,容易融入到微博里面。

而后者不同,我们总能找到独特的见解,高深的言论,各种领域的专业词汇。这些都生成一种“精英”的光环,让自己觉得不属于这里,所以保持一定的距离,不敢答题。


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例子——某些职业需要穿统一的工作服:警察、医护人员,银行相关人员等等。标准统一的服饰,会带来对应的光环效应。

标致的警察正装——能带来纪律性和威严感。

医生纯白色的大褂——干净,安全的感觉。

工整的银行制服——专业,可靠的感觉。


那么光环理论和我们关系那么密切,我们应该怎么样去运用改变自己的生活?

一是识别他人言论是否可靠。我支持ta的说法,是因为他说的有道理,还是因为他打扮的好,头衔高,比我厉害,还是单纯地因为站在上面:

师兄(师姐)的分享的经验;

外面来给学校做宣讲会的;

某位领域的专家说;

……

二是对希望自己说的话具有说服力,那么至少自身的穿着得是工整的,哪怕是给自己的诺言。

也就是说,光环效应也是能自己对自己起作用的,因为自己对自己的判断的方法,和别人对自己的判断的方法是一样的——通过行为,言语,衣着打扮。所以再忙,再懒,也好,每天起床之后的头发要梳,每周的胡子要刮,每月的头发要剪。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