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乘风破浪还飒,西方孩子却更想做海盗,连乔布斯都不例外
在西方文化中,海盗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儿童作品中,海盗这个形象更是无时不在。
经典童话《彼得·潘》里有一个胡克船长。他害怕鳄鱼。鳄鱼总喜欢带着一个滴答滴答的闹钟。胡克船长听到滴答滴答声,总是会瑟瑟发抖。
动画片《海底小纵队》里有一只橘色小猫呱唧。他有一段很特别的海盗生涯。他喜欢戴着一个黑色眼罩扮演成经典的海盗独眼龙的形象,个性特别爱冒险又有些冲动,最喜欢说的话就是“YAHOO”。
在英语分级阅读绘本里,海盗角色更是不胜枚举。无论是Raz还是牛津树,孩子们很开心的玩起海盗扮演游戏。
在中国文化中,海盗大多是和“倭寇”、抗倭等词汇联系在一起。人们提起海盗,大多人人喊打,痛恨他们劫掠扰民。可是,在西方的文化中,海盗的意义却大不相同。甚至连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都说:“做海盗比做海军有趣!”
作为一个妈咪,拥有一个三岁零四个月爱《海底小纵队》爱到痴狂的小男孩儿,我是怎样让他了解西方的海盗文化呢?
我找来了一本《海盗的生活》,给孩子从点滴科普起“海盗”。
《海盗的生活》这本书名字非常直接地讲述了整本书的主要内容。成年人所了解的海盗大多都是和大航海时代、对殖民地的掠夺以及各式各样的电影节目中海盗关于宝藏的争夺密切相关,这本书给孩子们一个截然不同的视角。
这本书讲述了海盗团体偷盗了一艘英国海军的船,从而开始海盗之旅。他们在大洋上开展冒险行动,劫掠其他船只展开激烈的战争,获得了财宝分财产,最终被抓住而覆灭的全过程。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却让我们对海盗有了不同的认识。
不要以为海盗只要有高强的武艺,就可以轻轻松松的活下去。海盗需要全方位的能力呢。
首先,想成为一个海盗,你得了解船的结构。一条船有桅杆、主帆、横帆、三角帆……
船体外面和船舱内部,也截然不同。打开舷窗,可以看到大炮。
想成为一个海盗,得找清楚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海盗团体里分工很细致,一个成熟的海盗团体,有海盗头子、厨师、炮手、旗手……大家各司其职,才能够让这个团体继续生存下去。
每个团体能继续下去,都有自己赖以存在的规则,海盗也不例外。他们不许赌博,不许打架,不许临阵脱逃等等,如果违反规则会遭到严厉的惩罚。
海盗“刀疤脸”因为在打仗的时候躲了起来,就要被处以惩罚。尽管他试图躲在猪圈里,还是被发现了,最终被放逐到荒岛上。
海盗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冒险者的游戏”,所以并不像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那般轻松诙谐。
在这本书中,海盗们开始冒险之旅,最开始是偷船。船的选择很讲究,每个人偷船的分工也有所不同。
通过赤岩船长的日记,我们可以看到海盗的生活充满着艰辛。
他们为了劫掠其他船只,不得不男扮女装,然而却没人搭理;
长久在海上漂流,食物匮乏,有的时候甚至需要吃老鼠和皮带充饥,可能会引发船员的叛乱;
更重要的是,和其他商船打仗,短兵相接、非常激烈,需要勇气和智慧。
虽然这本书的演绎方式充满着机关和小剧场的特色,可是书中的内容传输的是货真价实的科普和历史。
比如,历史上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也曾经写过航海日记。虽然他的航海日记翻译成中文在豆瓣儿的评价并不高,里面充满了有关航向等的枯燥记载,但很多内容和赤岩船长航海日记中的内容不谋而合。
而实现了环球旅行的大名鼎鼎的麦哲伦,在15 20年的3月他到达南美洲以后,因为船上缺少食物,船员们发生了叛乱。好在有惊无险,睿智的船长和自己的支持者平息了这场叛乱。但是,他们也不得不在南美洲的那个港湾中又呆了5个月以后才重新启航。这是不是又和赤岩船长的日记不谋而合?
还有一些这本书中所不曾提到的故事。大航海时代,很多国家对于冒险者都是明里暗里的支持,因为这些“海盗”虽然无法无天,不受道德约束,但却可以给国家带来更多的财富。
无怪乎乔布斯说更想做海盗,他推崇的是一种不受固定思维所拘束,勇敢而自由的生活方式!
不过,这些故事似乎只能跟大孩子慢慢讲述了。和小小朋友一起读《海盗的生活》,我们可以从一个很小的角度切入,跟孩子一起做延伸。
比如,对喜欢船只的小朋友,我们可以让孩子画一艘船,将这艘船上的主要构造标志出来;或者给孩子一个船的模型,让孩子指认船的每一个部分。
又比如,我们可以给孩子准备两个小旗子,让他来学习船上的“旗语”。
我们还可以和儿子做古诗延伸。我儿子一打开这本书,顺嘴背出了陈沆所写的《一字诗》:“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我立马给他讲述了商船和海盗船的区别。
甚至,我们还可以再和孩子一起去迪士尼的时候,专门的去看看迪士尼的海盗船,做一下加勒比海盗船项目和观赏一下杰克船长之惊天大盗,孩子一定会对海盗生涯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
当不同的文化发生冲撞,比如中国文化中的龙之于西方文化中的龙、中国的摇头和印度的摇头的含义不同,你又会怎样引导孩子呢?
也许,这本《海盗的生活》给了我们一个不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