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儿、病人和疯子
有些人期待追求彼此的一致
我则是希望维持彼此的差异
不是讨厌一致
而是欣赏差异
周末
约了几个文教圈儿的朋友
不过
我是真心不喜欢空谈教育
很多时候
讨论教育和讨论上帝一样
充满着爱与慈悲
还有不切实际
就像聊到的“适性扬才”
操作起来
更像是新瓶装旧酒似的时新
我个人看来
所谓的“适性扬才”就是:
不一定要当白雪公主
做一个小矮人也不错
而不是
只要有心,人人都是白雪公主
教育无法让你变成白雪公主
而是让你接受自己是小矮人
这可能是当下年轻人的一个危机吧
大家都说你不一样
但后来将会发现
你和别人没什么不一样
做自己
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现在教育所谓的多元
有时候更像是一种虚伪
必须排除主流认为不好的成分
剩下的才是被肯定的价值
有时候我会想
伊甸园里的蛇
究竟说了哪一句话诱惑了亚当和夏娃?
“你们将拥有自己的想法”
你看
拥有自己的想法
从来都是最快乐,也是最痛苦的一件事
“你可以做自己”
这句话今天说出来仍旧很好听
但却不允许有堕落、背德、侵犯
以及任何会让他人不舒服的语言和行为出现
即使心中从来没有这样的想法
也必须学会道歉
或是有意识的隐藏那些敏感的东西
将真实的自己
放置在安全的位置
以前
我们用权力控制
让每一个人变得一样
现在
我们用网络舆论
让每一个人也变得一样
“不用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不过
当别人的眼光审视在身上的时候
却连逃离的能力都没有
“我们爱你”
爱的是通过道德标准审查后的那个你
爱的才不是你
我们爱的仍旧是我们的“道德”
这似乎变成了一个悖论
我们确实想要进步的价值
但观念却停留在过去的观念
一旦不符合人们期望的时候
人们就会开始转向
以报复作为惩罚的方式
来实践私人的爱与正义
只是在互联网时代
人们丢的不再是石头
而是文字
顺带一提
我觉得
真正能“做自己”的只有三种人:
孩子,病人
以及疯子
孩子幼稚
病人痛苦
疯子无知
他们都能展现自己个人化的一面
在理性社会中
要真正做自己
除非怀有被群体排斥的觉悟与勇气
甚至完全面对和接受自己内在的灵魂
不然
只会被认为:
幼稚的自我
痛苦的成人
无知的大众
(完)